作者:(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著,主万 译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影响世界的百部文学名著之一。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开创了现代两性文学伦理上的新视角,淡化了常识上的社会内涵与道德是非,完成了”年少的美国诱惑衰老的欧洲”的寓言。 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看来,比科学意义和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就是这部书对严肃的读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影响,因为在这项深刻的个人研究中,暗含着一个普遍的教训;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危险的倾向;他们指出具有强大影响的邪恶。《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服务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远见,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代人而作出努力。我认为每一个严肃的作家,手捧着他的已出版的这一本或那一本书,心里永远觉得它是一个安慰。它那常燃小火一直在地下室里燃着,只要自己心里的温度调节器一触动,一小股熟悉的暖流立刻就会悄悄地迸发。这个安慰,这本书在永远可以想见的远处发出的光亮,是一种极友好的感情;这本书越是符合预先构想的特征与色彩,它的光亮就越充足、越柔和。然而,即便如此,仍然还有一些地方、岔路、喜欢去的沟谷,比起书中其他部分来,你更急切地回想,更深情地欣赏。自从一九五五年春看了书的清样之后,我没有再读过《洛丽塔》,然而,这部书给了我愉快的感觉,因为它就在屋子要悄悄地陪伴着我,仿佛一个夏日,你知道雾霭散去,它就是一派明媚。
洛丽塔(pdf+txt+epub+azw3+mobi电子书在线阅读下载):
下载电子书
网友评价:
- 电影看过了,小说也看了一遍,主万的翻译还是很好的,并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差,自己再买一遍,因为值得我再看。
- 《洛丽塔》之思 用了几天来看完了这本黄黄的略厚的小说,从前几章对于恋童设置的惊讶,到中期命运的忧伤与反思,到最后复仇情节充斥的意识流中的迷失,看这本书可以说是”酸甜苦辣咸百味交融”。 直入主题,我对故事大量用典的文学性也没什么研究,无数看不懂的注释只能让我崇拜作者知识的渊博。更多地,我还是关注设定反映出的伦理道德纠纷。 想起我第一次得知这本书,是wzh同学在看,并向我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你怎么看待恋童癖?”于是乎在伦理框架体系下自然蹦出来的感受就是”非正常的””变态”的喜好(注意这里用的是伦理体系一词,而非道德体系)。细想之下存在即合理,对美好的东西有所倾慕则是可以理解的存在。可惜人类为了规范社会秩序早已用红线拉下”伦理”的囚笼,而将一些正常的倾向划分为禁区。恋童癖是如此,同性恋亦是如此,我们把他们当做精神病人,但其实他们只是一些可怜的,生来没有未能顺从大流观念的”合理异类”,在他们的”道德观”中,这些是顺应自然的冲动,应当受到包容。他们不像杀人犯,强盗那样的血性和巨大破坏性,只希望能在自己的道德观中有所满足,而尽量少的干扰他人。亨-亨是一个善良的老实人,固然有邪恶的欲望缠身,但在一些原则上也不让步。他设想在湖中杀死”可怜的夏洛特”,却终归下不了手,我听到他的呐喊:”我们不是性的恶魔!我们断断不是杀人凶手!我们是一些不快乐的,性格温和,目光哀怨发上流人士,智力非常平衡,可以在成年人面前控制自己的冲动。”(P137) 我们不妨仔细区分一下伦理和道德: “道德是个体情感与自由,伦理是规范统一的理性。” 有很多时候两者不是统一的,甚至可能完全冲突:因为伦理是冰冷死板的、为全体人类服务的规则,而道德观却因人而异,为了每一个个体的温暖与幸福、满足而服务。 我个人之拙见以为,应该值得肯定的”善良的”道德观,是去除一切欲望与利害关系后内心深处的呼唤(看来我是人性本善的信仰者)而善良与邪恶必定相伴而生,纯善与纯恶是荒谬的不存在的东西,也就只能存在于《分成两半的子爵》这种虚构小说之中,但我们也仍然可以瞥见假如纯善存在则是一种灾难。 当问及”怎么看恋童癖””亨-亨是不是一个罪人”,无疑是想确定它究竟是善还是恶。在”着魔的猎人”那个发现药效不足的辗转反侧的夜晚,戴着防水手表的镜湖之旅,疯狂追踪洛丽塔踪迹的几年,即使洛丽塔早已过了14岁甚至有了身孕仍然爱她……我想亨-亨自始至终都在遵循自己内心的道德律,从这个角度上,他可能固然是伦理上的罪人,但他是自己至善道德的忠实信徒。 “Lolita”,这个要移动三次舌尖的信仰之光,永远沐浴着这个不被世人理解的,善良又罪恶的亨伯特。 他,从来没有做错什么。错的也不是这个世界。要怪就怪造化弄人吧。
- 503页看了87页看不进去了,以后打算从新看在评
- 记得几年前表妹就给我安利过这本书,当时我了解了一下,虽然觉得是本很有趣的书但是没去看,最近在种种“诱惑”下对这本书兴趣高涨,所以决定还是把它看了吧~
- 在另一本小说知道的这本书,好像说的是一个恋童癖的故事,基于对那本书的喜欢,看一下这本书怎么样。
- 很显然我以前在班级看见有人持有,没想到今天我也能收到货物,感谢当当支持
- 书是感情的寄托是一种安慰,有你未实现愿望,有你未经历的幸福和苦难,让你跟随作者进入奇妙的虚拟的错综的情感世界。
-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小说写的是一位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与一位中年男子的悲情故事,故事耐人寻味,过去年代相差的年龄跨度大会受到世人的指点认为不耻,当下的社会中情感依托的对象可谓丰富多彩。茶余饭后可不妨当点心就着来点小酌也罢。
- 超棒的(之前借阅过,现在还是想买一本实体书来收藏)
- 文笔优美,纳博科夫的文学修养真的很好啊,辞藻华丽
- 译文的书翻译质量应该没问题。这本书的纸张一般。
- 读者对译文的抱怨其实是不必要的。
关于Lolita这部小说,我们不能对翻译太过苛求。作者的博学以及对语言的掌握,反而成为今人对书籍的抱怨,这似乎是对这部作品不公了。的确,英德法意甚至更多国家的语言让书下注解丰富了起来,对于一些读者也许是太过“丰富”了,是不是让我们想到了学古文的岁月了呢?
其实,如果没有书下的注释,我们根本无法了解此书语言的精妙之处。英语相对的东西是字母与音律上的,而中文的相对主要以音形意组合,如此转换,若不翻译解释,必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如果有的读者只是因为对故事本身感兴趣,仅仅当Lolita是一部感情、社会小说的话,那么便略掉那劳神的注释吧,不过,会有大部分的篇章是糊弄或者茫然过去的。
对于主人公亨•亨,我可怜他,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似乎是个定式。不过,在如今的社会,有些人甚至不如亨•亨,他为了心中的那个Lolita,杀了抛弃她的人。而如今社会的人,若一个人成为了他or她的Lolita,一旦被Lolita背叛遗弃,他们杀的,绝不是伤害“Lolita”的人,而是杀了Lolita。其实这些人比亨•亨的病更重,他们本着爱的名义,杀害了他们“爱”的代言人,这根本是闹剧。爱他所以杀他?这不成因果。不过是因为一己私欲。
而亨•亨一直是在恐惧中给予,他得到的不过是儿时创伤与怪癖的填补,以及Lolita早非处子的身体。
作者的描写十分的细腻,每一动都有着玄外音,都可以表达出亨•亨那炽烈却又悲哀的情爱与幻想。
对于这个故事来说,结局不是永恒,过程才是永恒。那从毛孔中渗出的呵护,关爱,欲望,恐惧,正是对一个人的人性与个性的解剖。在我们身旁的人之中,如亨•亨般,内心有着“邪恶”欲望的人不在少数,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恶魔。当Lolita这本书被看作是禁书的时候,也正是人们被戳痛处戳得最狠的时候。如此看来,抛去Lolita的文学价值,当它被视作一个社会议点的时候,人们的接受度的提高,冷漠、无视的加剧,反而证明了我们如今的社会正以某种暗涌般的方式倒退着。我们只能希望这是前进前的一小次逆流。希望人们对Lolita的接受是因为文学价值,病理学价值以及社会风气的开放,而不是被同化,或者更甚。
有些书,我们在看完后会意犹未尽的作评论,表感想;有些书,我们会每看一个段落都有感触,不表不快;而有些书,我们在看之前,就已然有了看法,随着书中内容的深入,我们与它有分歧,有一致,无对错,各有独到之处。
Lolita,就是这样一本书。
待续。
- 《洛丽塔》的封皮真的好漂亮,觊觎这本书好久了。读完再来聊~
- 我发觉要我谈论这唯一一本我仔仔细细,一字一句地看过中文版,并想要挑战性地尝试一下原著的书真的很困难。种种原因让我对自己的评价和预测是否准确客观十分没有信心。我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对物质的态度也经常处于戏剧性的变化中;我异常主观而静止,孤立而片面;我的好些自认新颖独特的观点都被打上了“荒谬”,“自以为是”的字样。因此,我用极其简单,近乎敷衍的语言告诉问我关于《洛丽塔》的人:“无非是一个鳏夫对一个少女病态的爱,真假参半的忏悔,苍白无奈的追忆而已。”正如作者纳博科夫在另一部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说的那样:“这就是整个故事,本不必多费唇舌,如果讲故事本身不能带来收益和乐趣的话。再说,裹满青苔的墓碑上虽然满可以容得下一个人的简短生平,人们却总是喜欢了解得尽量详细一点。”而我之所以回避它那已被提过无数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动人抒情的感情基调,花哨讽刺的语言风格,数不胜数的文学典故,同时刻意疏远它被热议的道德问题,被那些读者草草翻过的大量构成整个小说的神经的细枝末节,隐藏在故事本身背后的罕有的艺术价值和笼罩在“畅销书”这令作者不以为然的充电的光环的阴影下的真正的文学含义,只是因为还有很多比我更加聪明,理智,博学的人,他们对《洛丽塔》的理解要比我客观深刻得多。而我,居然愚笨得没有把它们作为这本书的主题。
纳博科夫本人在另一篇名叫《谈一本题名为〈洛丽塔〉的书》文章中对他的创作构思做了详尽的解说——为着一则一只猴子创作了第一副动物的画作的新闻,为着平息这部小说“让人不得安宁的”轻微脉动,为着脱稿(!),为着“手捧着他的已经出版的这一本或哪一本书,心里永远觉得它是一个安慰”,《洛丽塔》诞生了。不同于托尔斯泰和福楼拜,纳博科夫没有挑战社会道德规范的雄心大志,没有普渡欲海众生的慈悲心怀,也没有批判和嘲讽,讽刺和警喻,(参阅时下“畅销”作品。)他说:“深感亨伯特和洛丽塔关系不道德的不是我,而是亨伯特自己。他关心这一点,而我不。”这明显是在告诉那些在关于《洛丽塔》是否道德这个问题上纠缠不已的人们,道德并非《洛丽塔》的重点,道德与否根本不影响它的艺术魅力。当然不是说它不道德,而是与道德无关。或许就故事本身来说,它并非道德;但就表现形式来看,《洛丽塔》的语言无疑是我读过的现代小说中最得体而适宜的。正如纳博科夫的比喻,刊登在杂志上的人的衣服领口“要低到内行人窃喜为宜,又要高到外行人不皱眉为限”,以色情来证明艺术的自由这种形式也应建立在动机纯粹的基础上;况且“艺术是自由的”本身就是一个天经地义,无需证明的真命题,额外的解释说明只会让人觉得多余,反而破坏了作品的严肃性。于是,我立刻厌倦了村上春树的兴致勃勃,杜拉斯的千篇一律,昆德拉的得意洋洋,甚至因为劳伦斯的细腻撩人而放弃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同样因为乔伊斯的满不在乎对《尤利西斯》兴趣索然。而《洛丽塔》中除了为反映人物备受道德感煎熬的思想而间杂在以英文写成的原文中的以法文拉丁文甚至波斯文等有异于英文的语言呈现出来的不很直观的不洁词语外,完全没有过分热情的场面。这种处理手法至少有两个好处,另一个是不经意(或刻意不经意)地展现了作者语言方面的天才。而正是这种冷淡和严肃,在《洛丽塔》和其他(乏味的)畅销书,(可憎的)教诲小说和(平庸的)思想文学之间划上了一条清晰而深刻的界限。
《洛丽塔》固然不能作为一本反映现实的小说来被阅读和研究,它的虚构性毋庸置疑。但我却进入了这样的神奇境界:借着纳博科夫故意放置在能(费些劲)找到的角落里的碎片,我把不完整的它们拼凑成进入《洛丽塔》这个世界的残缺的魔镜——并非魔镜本身的残缺,而是受限于我的残缺的知识面,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而显得残缺——通过它毫不知情的进入了这个仙境,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虚拟的事物或人物,生活在纳博科夫笔下,生活在《洛丽塔》所存在的平面中。因此对于此刻同样虚拟的“我”来说,周围的人都是“真实”存在的,周围的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我参与了其中而不是冷眼旁观。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亨伯特的日记本,那块揭开谜底的防水的手表,忠实的老梅尔莫什,黑漆漆的小伙伴科尔特手枪,一棵与亨伯特一起聆听山下的和声的树;或者是一个不起眼的,暗中观察他们的人,譬如法洛夫妇,维维安,莫纳,加斯东,玛丽医生,又或者干脆就是亨伯特本人——时光可以击溃洛丽塔的激情,却不能阻拦我对她的迷恋。因为激情需要呼应,而迷恋只需要投入。纳博科夫虚构了一个平面的美利坚,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故事(注意,是故事而非小说),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投入自己的感情,与作者配合,把这些由灵感的电光和思维的火花翻译来的文字形象化,图象化,再重译成属于自己的灵感和思维,在头脑中建立起无数个场景,将它们一一串联,形成一个远离人烟的岛屿,而《洛丽塔》就在此发生。它不依赖于三维世界,因此时间是停滞的,所有的一切 都是永恒的。而这种永恒,是一小部分人类通过艺术向时间争取的,(我此刻终于明白为什么叔本华说通过艺术让痛苦在美感中升华也是放弃生命意志而避苦的一种方式。)它不为客观世界所影响,也无意去改变客观世界。正如艺术不需被了解,不需被认可,不需被证明;它绝对主观,绝对感性,绝对虚幻;同时无关历史,无关时间,无关空间。正所谓“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洛丽塔》就是这种现已缺失的灵魂的美感,艺术的美感。
关于翻译。我看到很多人批评主万先生的《洛丽塔》中译本,称其“过分直译损毁了原著”(大意如此)。因为原文语言艰深,且受限于英文水平及种种其他因素,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重重,目前仍在努力攻克中,对翻译不便作何评价,但对于一句“过分直译损毁了原著”实在不敢苟同。关于翻译或解说,纳博科夫本人设定的准则是:确切,艺术的忠实,不引伸,不武断。在他看来,意译是一种附庸风雅,而任何擅自的修改都是对原著和原作者的最大亵渎,“允许背离原文的唯一事例是无法翻译的词语和原作者在译文中对原文本身所作的修改。”而由他翻译的洋洋洒洒的四大卷普希金的《奥涅金》的英译本至今仍被公认为是该书最忠实的英译本,那长达几千页的注释也为读者充分还原了《奥涅金》的原貌和展示了纳博科夫自己惊人的博学。由此可见,直译不存在过分,直译是绝对应该的。而中文和英文分别代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两者都是如此博大精深而难以驾驭,只以后的差异是肯定存在的,但不能因为差异的存在就自以为是的同化它们以消除差异,因此仅比原著多出200多页的中译本(连同注释和该出版社特有的大量空白页)根本不足为奇,又何来“冗长”之说呢。
《洛丽塔》就是这样一本书,数次阅读既然不能,这样一片短浅的(带着我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人感情的)评论就更加不能一劳永逸的确定它的魔力何在。《洛丽塔》的阅读不能是一次性的,正如那个被罢黜的北方小国度的国王所说:“文学,真正的文学,并不能像某种也许对心脏或头脑——灵魂之胃有益的药剂那样让人一口囫囵吞下。文学应该给拿来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细细咀嚼;–于是,也只有在这时,它那稀有的香味才会让你真正有价值地品尝到,它那碎片也就会在你的头脑中重新组合起来,显露出一个统一体,而你对那种美也已经付出不少自己的精力。 ”
< - 在《洛丽塔》文本的开头,出现的是一幅亨博特童年的画面,在这幅画面中出现的不是洛丽塔,而是阿娜贝尔,文本中写到:“在她之间还有过别人吗?有的,确实有的,事实上,可能从来也没有什么洛丽塔,要不是我在一个夏天曾经爱上了一个女童。”“阿娜贝尔”那是亨博特为之刻骨铭心的初恋爱人,“阿娜贝尔”不仅仅是亨博特的爱人,那更是拥有图画书、柔净沙滩、橘树、友好的狗、海景和微笑面孔的明亮世界,那是美仑美奂的童话和快乐,那是梦中无数次出现的故乡。“阿娜贝尔”正是童年美好故乡的存在象征,随着“阿娜贝尔”的夭折,早逝在那个遥远夏天的光辉中,“我生命的罅隙就已经开始”,从此“我便沉湎于一种追溯往事的幻想,这种幻想变化多端,却培养了分析的天赋,并且在我对过去发狂的复杂期望中,引起每一条想象的道路分岔再分岔没有穷尽。”
随着“阿娜贝尔”的消逝,童年的美好时光和深爱的故乡也渐渐远去了,亨博特对于过去美好生活的眷恋,一直保留在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难解的“情结”, 那就是对九岁到十四岁年龄的性感少女着迷。亨博特说:“显然我是用时间概念代替了空间概念。”九到十四岁,正是亨博特为之魂牵梦绕的美好时光,正是他和“阿娜贝尔”的初恋时光,他以记忆的方式保留了生命中的“永恒瞬间”,那是一种美仑美奂的“诗性记忆”。
“但那片含羞草丛——朦胧的星光、声响、情焰、甘露,以及痛楚都长驻心头,那位拥有伸展在海边的四肢和火热舌头的小女孩,从此便令我魂牵梦绕。”亨博特一直寻找的是他那一去不返的恋人,——童年的故乡。
在亨博特看似极不道德欲念之下,深藏着最为纯真美好的童年记忆和最深沉真挚的的怀乡之愁。不论亨博特是否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都应该得到怜悯和爱,他爱的是九到十四岁的“性感少女”,吗?不,他只爱过一个人,“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英尺十英寸。穿上宽松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丝,可在我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真正的洛丽塔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亨博特对自己创造出来的“洛丽塔”的寻找,洛丽塔的形象是完美的,与柏拉图的理念相似。亨博特一生都在寻找理念中洛丽塔,在他的心中只有九到十四岁的小女孩才接近理念中的洛丽塔。终于,亨博特在黑兹家找到了洛丽塔,他因此千方百计的接近、占有洛丽塔,他先是记日记,后来又企图谋杀黑兹,处心积虑的不断想以各种方式占有洛丽塔,但是在他的所有苦心将要实现时,他却发现“洛丽塔”并非与想象中的吻合,于是他在想象不断的塑造洛丽塔,以接近他心中的完美理念。 - 先看的这部电影,回来重温这本小说,会有不同的感悟
- 洛丽塔,这部书给了我愉快的感觉,仿佛一个夏日,雾霭散去,就是一派明媚。
- 纳博科夫的代表作,饱受争议的一本书,买了看看。
- 基本上就是一个神经官能症的自述,弗拉基米尔为了突出亨伯特艺术式的疯狂,描写方式就像是毕加索派画风。环境描写穿插回忆,回忆完了环境描写,环境勾起回忆,回忆之后继续意淫。用三十章的混乱草草交代了一句话就能写完的故事。有人说这是一场翻译事故酿成的悲剧,然而我认为这是一个错乱的写作者遇上一位错乱的翻译家。根本不用区别谁的过错大一些,他们半斤八两。
- 一开始我有点晕乎 觉得看的不太明白 就想坚持下去看完 看看能不能看懂一点 还好坚持下来了 虽然中间迷茫的部分挺多的 但是我觉得还是颇有收获 很是值得一看 我没有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反而想知道为什么他能如此的迷恋洛丽塔 仅仅是因为小时候的那位小女孩吗 那为什么他对其他的性感小妖精没有这般的迷恋 却对洛丽塔有一种不可自拔的爱 甚至不惜为了她杀了当初带走他的人 我觉得有很多人认为亨·亨是变态 是恋童癖 但是我觉得 他对洛丽塔的爱和付出 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一部分
- 封面和纸质都很满意,差不多三天读读停停,像看故事一样很平静的在看,直到亨亨再次见到洛丽塔,发现即使洛丽塔已经不是洛丽塔的时候自己还是那么的爱她,问她能不能跟他一起生活后流泪那一章弄的我好难过啊。
- 32开本,五号字体,字间距适中,约500页。也许有些人是冲着这个书名去的,因为在一部分国家是禁书或者曾经是很受争议的一本书。我之前也并不太清楚这本书其中的详细内容,就是听说有这么个名字而买的,之前在新闻里也看到一些关于作者和他著作的事情。
厚厚的一本书着实让我看了好多天,虽然确实存在有争议之处,但是的确写的得不错。看过之后有发人深省之处。 - 这是一本很有文学价值的书,而不是一本消遣的小说。如果有读者不理解此书很正常。纳博科夫当时的好友——著名评论家爱德门·威尔逊与玛丽·麦卡锡似也不能欣赏此书。
纳博科夫虽自称”这是我的最佳英文著作”,请威尔逊夫妇过阅。可是今日,我们在威尔逊书信集中读到,他回信给纳布考夫道:”我所读过的你的作品中,最不喜这部。”玛丽·麦卡锡根本没有读完全稿,而把《洛而泰》的写作批评为“拖泥带水,粗心草率”。
洛丽泰》在美国由普特南书局于一九五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于一九五九年一月爬升《纽约时报》畅销书目单第一位!当时多半的书评都把评论集中于所谓“洛丽塔事件”的纠纷,而不是书的文学价值。
这样的宣传当然大大的提高了读者公众的兴趣,增加了书的销路。只有女作家伊丽莎白·珍威(EIizabethJaneway)的评论看出了此书含莎士比亚性质的悲喜剧意味:”我认为亨堡的命运寓有传统的莎士比亚式悲剧性……珍威女士一言点破了不朽经典作品的特性(横的宇宙性,纵的永恒性)。
今日,《洛丽塔》已被世界公认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但是社会不乏愚昧无知的人。它与很多其他名作仍在某些美国城镇的图书馆中被禁。
以上是摘录的一些评语。
如果你对外国文学极有兴趣,可以购买这本书,但需要耐心阅读。如果你只想买本消遣好玩的或者只要自己感觉有点意义的小说读,那千万别买这本书,否则你看后多半只会觉得它“拖泥带水”。
恕鄙人直言,放言此书糟糕的,反应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无知。另外,中文的翻译版本与原著的魅力是有差距的。 - 这部书从来都是备受争议,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我们不可以率性而为。
-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是在知道了开头而想买的书
- 刚开始看时,确实看不下去,购买这书是因为书的名气比较大。这么些年,我非常喜欢心理学的书籍,希望心理学和文学能联系起来。作者对弗洛依德似乎不怎么信服,但事实上,他愈是不喜欢他,却愈受弗氏的影响。
描画了有一类男人的恋少女的癖好,这本不是奇怪的事情。欲望和真爱之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因此西方的有一类文学,老让人觉得很生硬和别扭。正如他们的音乐和我们的传统古典音乐。他们再美好的音乐,也没有我国经典的音乐空灵。
然而,换个思路来看,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文化之间需要交流,我觉得看客不必因为个人内在的道德观和种种是非界限而轻言“恶心”“低俗”等。换个思路来看,还是有值得学习之处。
文字表达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东西方文化本就是有很大的差异,我建议读这本书的时候让自己的心达到“归零”,可能会让阅读有更好的效果。 - 因为想入坑纳博科夫,所以买文学讲稿套装之余还买了这本,看电影给人感觉小说应该也挺小故事的,但是没想到挺厚一本,三十五万多字,书本身的装帧印刷都很棒,期待读起来能有惊喜。
- 这本书,的确值得成为纳博科夫的代表作。
在这本书里,符号学专家随处可见蛛丝马迹的符号——当然不会像达·芬奇密码那样明确地被告知,这是一个符号,请注意;叙事学专家可以欣喜地发现作者熟练地运用了种种手法,隐喻中暗藏杀机;心理学者完全可以将这本书的实际范例好好挖掘一下,纳博科夫作为弗洛伊德的反对者,自认为有力地“驳斥”了心理分析学说,当然也可能有人将其“拨乱反正”;审美专家完全可以饶有兴致地研究所谓“性感少女”,在美学领域里探讨一下这种可能性——其实,绘画中唯美主义所使用的模特儿,许多都是这种“性感少女”,作为对照,另一个精神病犯罪的案例就是《香水》这本小说中的嗜香杀人狂,他所追求的迷人气味的源头,也正是这些性感少女。 - 《洛丽塔》是作者流传最广的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畸恋故事。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
《洛丽塔》最令人叹服的成就这一就是,作为一个移民作家的纳博科夫比绝大多数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更逼真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这种“逼真感”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必不可少的自然背景,并没有给亨伯特的欲望世界赋予任何社会学意义上的现实感。纳博科夫始终是一个醉心于操纵幻觉的魔术师。
和纳博科夫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亨伯特是一个化了装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禀然敏感,想象力丰富,但近于偏执。他在小说中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当然,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有艺术华丽的诗意,也充满了情堕落者阴恶的罪恶感。作为他的欲望对象,洛丽塔只不过是亨伯特意识的产物,是他异想天开地企图从外部的现实和时间中抢夺出来的一个幻想。
Vladimir Nabokov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英: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3日 — 1977年7月2日)是一名俄裔美国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在俄罗斯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罗莉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
纳博科夫在1955年所写的《罗莉塔》,是在二十世纪受到关注并且获得极大荣誉的一部小说。作者再于1962年发表英文小说《微暗的火》。这些作品展现了纳博科夫对于咬文嚼字以及细节描写的钟爱。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弗拉季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纳博科夫和他的妻子艾伦娜所生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是家中的长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出生在当时地位显赫并且富有的家庭。他的孩童时代在圣彼得堡度过。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家庭使用着三种语言俄罗斯语、英语、法语,所以纳波科夫在孩童时代就能讲三种语言。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一家离开苏联,前往克里米亚,他们在那里住了18个月。在克里米亚的白军起义失败之后,纳博科夫一家离开苏联前往欧洲西部开始背井离乡的生活。在1919年从俄国移民之后,纳博科夫一家在英国定居,在英国,纳博科夫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一名学生,有计划的学习斯拉夫语和罗曼语。
在1922年,纳博科夫的父亲在德国柏林被俄罗斯君主制主义份子刺杀,原因是他尽力掩护了他们真正的目标Pavel Milyukov,一位拥护宪法的在野党领袖。这一关于错误认知而导致误杀的情节, 反反复复出现于作者的尤其是当角色因为误解而被暴力杀害时。例如,在《微暗的火》中,约翰-席德被错认为是Zembla之王而被刺杀。6月,纳博科夫接受剑桥法文与俄文学位,并迁往柏林与家人同住,以私人教授英语、法语、网球、拳击等维生。在1923年,他从剑桥大学毕业前往柏林。在柏林用Vladimir Sirin写作,获得了一些诗人与作家应有的名誉。
1923年,纳博科夫母亲偕妹 Elena移居布拉格,以V.D.Nabokov孀妇身份接受政府抚恤金。5月8日,纳博科夫于柏林一慈善化装舞会上,初识犹太律师之女薇拉(Vera Slonim),两人在1925年于柏林成婚。1929年,纳博科夫偕妻赴巴黎;1934年他们的儿子Dmitri出世;1937年,纳博科夫与薇拉移居巴黎,以避日渐蔓延的纳粹祸乱。
在欧洲生活的这些年里,纳博科夫出版小说《国王、皇后、侍卫》、《圣诞故事》、《防守》、《眼》、《荣耀》、《黑暗中的笑声》、《天赋》、《斩首的邀请》、《礼物》,并发表和出版了一些翻译作品、诗集、诗剧和剧本。剧本《事件》与《华尔兹的发明》在巴黎以俄语上演。&nbs p;
1940,纳博科夫一家搭”Champlain”轮赴美。1941年在纽约博物馆工作;1942年,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研究员,每周三日于威斯利学院教授俄文。1945年,纳博科夫与薇拉成为美国公民;1948年,任康奈尔大学俄国与欧洲文学教授;1952年,任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文客座教授。这期间,他出版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尼古拉-果戈里》、《俄国三诗人》、《庶出的纹章》、《故事九则》、《确证》等书。
1955年,《洛丽塔》遭四家美国出版社拒绝后,由巴黎之Olympia Press出版。1958年,《洛丽塔》在美国出版。这期间,他还出版了《菲雅尔塔的春天》、《普宁》、《纳博科夫十三篇》,并与独子Dmitri合译出版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 - 一直想入手的一本啊!但是这里书店没有,感谢当当,书质很好开头棒呆!!吹爆洛丽塔!吹爆纳博科夫!!!
- 读过洛丽塔的一部分英文,很是佩服纳博科夫运用文体的流利自如。早就想买一本中译本读读。但是对翻译的水平很无奈。最近实在忍不住想读。就买了下来。这般书译的很烂,简直是一场事故。和其他国家的封面比起来保守些。不适合收藏。
- 纳博科夫的长篇,有争议,冲突! 纸质不是喜欢的那种,轻型纸!
- 这是一部精神病学界的经典之作,又是一部严肃的艺术作品。中年人读起来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 这里洛丽塔不是网上流传的情色小说 而是一本文学形式的精神病人分析案卷 在情欲的深处 是赎罪 书比我想象中厚 比较软 但是感觉封面比较脆弱
- 高中时第一次听说这部作品,好像与恋童癖有关,便未阅读。大学时有一次听学姐的论文答辩,以这部书为主要研究对象,让我对这本书有了全新的认识。该作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源于欲望的悲剧,深刻的现实批判性,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小说的情节,更是对人性的思考。
- 以前买过另外一个译本..结果没看进去..
前段时间发现当当网上有这个版本..见到有人夸这版的装帧设计..就跑去买了..
上周末养病刮台风没出门..就拿起来看..一看吓一跳..写的真是好..大概和翻译的功底有很大关系..
之前没有读过纳博科夫其他的东西..不晓得他本人个性是怎样..单讲书里第一人称的亨.亨这个人物塑造得实在是生动鲜活..就不晓得他同作者的个性究竟有几分重叠…
追忆描摹往事的笔触如同画一幅水粉..点点铺绘,小心修正..通过层层覆盖让故事愈加明晰可信..
作者应该是修过心理学课程..才能这样准确把握思维回朔的轨迹..虽然有些时候有繁琐的嫌疑..但这书本来就是所谓精神病历..反而又添几分可信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是传说中的禁书..书里还真是没啥露骨的词汇..动情的意境却在作者妙笔之下表达的格外传神..实在是高手..
总之..这书..可以读~ - 一本原著就争议很大的书,这个版本的翻译也有一些人诟病,到底好不好,读完之后才知道
- 上周买了两本书,一本:洛丽塔;一本:我的名字叫红
关于《洛丽塔》,最早的一次阅读说来惭愧,大概是在大学吧,虽然这是本很早就出名的书。大学头两年的荒唐生活使我完全脱离了中学时期那种对各类名著近乎疯狂的追逐,直到我有一个同寝要好的朋友买回来这本书(我想应该是在每个月学校例行举办的一个书展上搜罗到的吧,也许),当时我的生活状态还在荒唐和正常之间摇摆,不过书大致还是对我有些吸引力的,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之前对这本书道听途说的一些或明或暗的了解,当然也可能多少包含了关于书的介绍本身也存在着某些魅惑成分的原因吧,这魅惑的原因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两点:1 禁忌(之前他是本禁书,在很多国家都是,同时的确内容涉及到的那种“爱情”也是为世人禁忌的);2 性(我想这是所有人类共同的好奇点,一来我想大多数人今天都能认同这样的好奇心,二来我相信看我文章的人全是可以正面理解我的这些好奇心的)。总之,关于对阅读本身的追求,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总之(重复的用总之是故意的 没什么意义,就是喜欢),大家要恭喜我了,我确实在那个时期,那个生活的乱七八糟的时期开始读一本书了,姑且不论他好或者坏。
然后么?然后我读完了,就这样。上面所说的原因,在现在看来,除了我的阅读冲动,其他似乎全要删除。的确并没有我所认为的那么象一本禁书的样子,当然,是我所认为的,因为止于此,我也就总共读过两本真正意义上的禁书,一本是《金瓶梅》,一本就是这个,而《金瓶梅》大概受当时年纪太小的原因所制约吧(初中的时候念的),那绝对是囫囵吞枣,到现在也完全不记得里面到底什么内容了,只能说阅过,没读过,比同时期看的那部超厚的《源氏物语》的感受力来说差很远了。啊啊~~ 又离题了…… 结果,当时关于《洛丽塔》的感觉就只限于一本名著了。而就阅读的感官享受来说, 我的确很难说他能和我之前读过的任何一部名著相比,包括现在,我看到的,仍然有很多国内的介绍着眼在这本书的言辞造句上面,说其如何如何的好,鄙人愚钝,确实没有感觉到,当然那时候的感觉存在着认为可能因为不是全译本,所以无法感受吧之类的想法。直到上周我很小心买的是全译本了,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仍然觉不出在潜词造句方面这本书和其他的所谓名著有所能比拟的地方,无论是“大”的《呼啸山庄》还是“小”的《傲慢与偏见》,仰或是早期的史诗《荷马史诗》(特洛伊战争)以及任何别的可以称为名著的东西,不过从另外的方面来说这本书又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造化,造化的是一本很好的还原了书中那个病理档案的艺术作品,如果要说称赞,那应该说是称赞作者对那本病理日记本身的艺术提炼,相当精准,同时很经典,而非要从辞藻上来说,起码就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可称赞的地方,也许有少量地方的确是比较之艳丽的吧。
当然,如果要追根求底的说起来,我不能领会的原因也的确是大大存在的,一来因为这是译本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著,所以读起来难免难以领会那些好的东西;二来作者作者纳波科夫是个俄国人(当时的),这本书是他移民去美国后用英文写的,所以难免生涩点;三来说,对于美国式的病理案例,我这个中国人理解上面稍显拙劣;当然也有很大可能是因为最后一点,我本身就文学修养不足。
当所有理由充分后,也就不会觉得郁闷了,更何况这个比起有些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名著(eg. 《我的盖茨比》《追忆似水年华》等等,后者也曾经是我的最爱- – 其实有很多书读不来,大部分也是因为对当时他们那个社会环境的局限认识来说的,不过鄙人一直认为,既然是名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就该简易的被世界范围的人认同,大概这样的观念是有失公允的吧)来说,的确也算的上不错了,再如果拿来和我们的鲁迅同志的文章比,就得算很好了(我绝对绝对没有贬低我们伟大的鲁迅的意思,我发誓,绝对没有,何况我还和他同姓呢),我在这里全所指的是文学著作的世界性。
PS:之所以中国人永远得不到诺贝尔奖,这里举一个小例子,我有个要好的朋友是文学学士,他们毕业的时候有位同学很希望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一个总统的驳弈(这绝对是出于对鲁迅先生的尊崇,绝对!),然而,论文题目上报给指导教授的时候,怎么也不批的,教授倒是好心,很简单的原因,中国有两个人不能有任何一点的批驳言论,一是鲁迅同志,二是毛泽东同志,否则“二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该同学一意孤行,最后直接导致了他没能顺利毕业。……这就是中国文学,绝对不会超过鲁迅和毛泽东的民族文学,怎么去超过世界?
- 我很喜欢这本书,快递很快,书也没有收到伤害啥的,这本书挺好看的。
- 高中的时候在某本杂志上看到有关《洛丽塔》的介绍,开始只是对它的情节感兴趣,不伦的恋情为之增添了神秘色彩。暑期终于真正看了这本书,花了两天时间一气呵成。小说?精神病史报告?抑或是人心自我的写照?全然没有定论。
“洛丽塔”是特别的。牙齿轻轻撞击上腭下落三次,敏感亲切。洛丽塔又是平凡的,平凡的外表,平凡少女叛逆的个性,平凡的人生,除了一个不那么平凡的父亲将之视为处处不平凡的女孩。继父对继女的爱成就他们的父女关系,也因为这样的畸恋是他们心知肚明的关系如此微妙。发展成这样的局面当然不是一个人的想法所及,设若洛的母亲没有鬼使神差掺进这段关系,后面的故事便是另一种面貌。
我并不是说《洛丽塔》中的不伦恋情有了作者所述冠冕堂皇的借口就合情合理,并不是所有感情都当释放,并不是没有比爱情重要的东西。只是这样一个极端让我看到人性自我的思索。我们不敢直面或无暇顾及的东西太多了,逃避和自欺欺人终会留下遗憾,完全放任自流又会如书中所述悲剧告终,怎样在这当中寻求一个平衡点是很重要的,即使有时不想让它那么重要。洛丽塔代表我们最初对异性的审美需求,当我们还没把世俗那套揉进我们的眼睛——没有下意识考虑对方美丑、贫富、贵贱的时候,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合乎心目中理想的标准。我们信服的是种直觉,无惧无畏热烈婉转。尔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经历了成长的巨变,目光不复单纯,这个时期就显得非常短暂。转变的过程甚至没有条件选择我们的态度,就仓促地步入下一站。这或许是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的。以后,就算自以为诚实,毕竟已是不同的感情了。
撇开这点不谈,我们按照成长后的标准选择情人,是不是也能贯彻始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人对我说,一个人一生至少要谈两次恋爱才算完整。初恋,我的理解是找一个有才华有俊朗外表的“完美”情人;结婚对象,应该是个有共同追求共同生活目标的搭调的人。那么洛丽塔连初恋都算不上,只是刚有意识瞬息燃尽的星火,初恋考虑的因素比较少,所以还要接受二次成长,最终形成全面的标准。我不知道有多少可能初恋对象成长之后恰好达成我们成长之后的二次标准,如果是这样就算完美了。
我们的主人公不仅把稍纵即逝的洛丽塔阶段保存永久,还希冀着她绽放永久,过于偏激的执著使洛丽塔急于逃逸且恃宠而骄。为了找回自我的位置,亨伯特渐行渐远地迷失。
我的洛丽塔也许已经找不到了吧,但我仍然好想好想珍藏这份神秘的美好。
-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时间、生命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
- 还没看,之前看过他的?致薇拉?,对他有点了解,又听说这个电影非常有名,所以趁着满减买一本
- 看了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之后深深地被他感动了。在二战之后的美国一个欧洲移民能打破世俗的观念,写出这么前卫的小说来,这种题材的作品也只有《断壁山》能比了,可是他们的年代差的太远了。这种不容于世俗的事情,他能写的那么引人入胜。其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俗世界里几乎没人能把握自己的,为了自己干出些惊世骇俗的事情也十分正常。可是没有什么事情像爱情这样弄得人如痴如狂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真高兴生在了现在这个自由的时代,要是在那种环境里着不知道叫人怎样了。纳博科夫能这么深刻的描写一个人的内心,写出他的心路历程,把这种不伦之爱写的那么深刻,那么惊心动魄。。。。。。
所幸生在了现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可以不受干扰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用顾及那些世俗的干扰。
不要用批判的眼光看这本书,其实他们只是名义上的父女关系,他们也有爱的权利的。 - 事先搜下本来想买于晓丹的译本,但是只有这个版本的,这本没有撞角还好。
- 洛丽塔作为死活读不下去系列书籍之一,今天买了希望能读完。
- 最近总在网上看到洛丽塔的字样,好像加上这三个字自己的气质就不一样了似得,所以我想看看原著,关于洛丽塔究竟是怎样的故事。
- 曾经的禁书,还没有开始读,经典书籍想来应该不会失望!
- 这本书需要反复阅读,我只读过一遍,还没有怎么看懂。
- 小说描述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亨伯特(Humbert Humbert)在少年时期,与一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夭,造就了亨伯特的恋童癖(The child I love),他将“小妖精”定义为“九到十四岁”。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妇抛弃,后来又迷恋上女房东Charlotte Haze的12岁女儿洛丽塔(Lolita),称呼她为小妖精。
- 我花了大约10个小时(每天两个小时)来阅读这本书。总是伴着一杯不加糖的咖啡,正如书一般;丝丝苦楚慢慢的沁入心肺。亨·亨的爱情毫无疑问的绝望。他深深的意识到,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是种无法令人理解的、永远都是隐蔽的、无法述说的爱情。他的爱情是他一个人的幻想。爱上多洛蕾丝,其实是爱上他自己幻化出的人物。他知道不论是哪个性感少女都会长大。多洛蕾丝也一样。可是洛丽塔永远都是洛丽塔。身高四英尺十英寸。亨·亨总是在心中说:那个洛丽塔,我的洛丽塔。洛丽塔是真正属于亨·亨的。多洛蕾丝长大了。她有了自己的爱。她要离开亨。亨爱的洛丽塔随着多洛蕾丝的长大,两者合二为一了。多么奇妙!亨再度找到多洛蕾丝时,他还爱她。他爱的洛丽塔真正容和在多洛蕾丝身上。不在是对性感少女的奇特着密(尽管他依然被性感少女吸引),可怜的亨·亨爱上了多洛蕾丝。这是他的悲哀。如果洛丽塔存在于幻想, 那么亨永远不会被逮捕,没有任何法律可以对想象判刑。可是洛丽塔走下了神坛。她有自我。她不再属于亨。亨只有发疯了。不,尽管到最后他是如此清醒,可是他的一切早在洛丽塔拒绝跟他一起走时就毁灭了。杀掉奎只是因为“他伤了我(洛丽塔)的心”。恐怕亨·亨更想杀掉的使自己。“你毁了我的一生”。洛丽塔是他唯一的上帝。她对他判了刑。
覆上书,我重重的、长长的叹了气。这是多么可怕的爱情。仿佛热血全部冲上头颅,心跳的无法抑制,那么悲伤那么绝望。咖啡早已冷却。可是苦味却愈加浓厚。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