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 帝国时代

欧洲史. 帝国时代

  《欧洲史》是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的代表作。它为欧洲历史设计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统,呈现出难得一见的整体史印象。它将传统叙述方式与特写结合,容纳了经常被严肃历史学家忽略的各种奇特事物和思想,成为近年来深具价值和说服力的欧洲通史作品。 《欧洲史:帝国时代(约330—1493)》讲述的是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世纪的中心主题,是将基督教重新组织成一种新的帝国制度:从查理曼加冕到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自称沙皇。而这种新制度的基础,与维京人、马扎尔人、蒙古人等周边民族的活动密不可分。随着新民族的加入,基督教共同体不断扩大,这个共同体的内部则酝酿着分裂与衰败。到中世纪晚期,人们认识到基督教会已如疾病缠身,但对于如何医治它却束手无策,黑死病被当成上帝对基督教世界的罪恶的惩罚。不过,黑暗的社会里已蕴藏着变化与革新的倾向,可以说,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人是生于灾患的婴儿……

编辑推荐

  1.英国传奇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代表作,久经市场检验的欧洲史经典 诺曼·戴维斯是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伦敦大学学院荣休教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荣誉教授,中东欧史专家。《欧洲史》是诺曼·戴维斯应牛津大学出版社之邀,历时九年打磨的一部全面体现东西欧的通史著作。《欧洲史》上市之后即被各家媒体评为年度图书,20多年来,该作品先后以14种文字出版,畅销全球。 2.弥补既往欧洲史著作之不足,关注少数群体和无国家民族,全面理解东西欧 《欧洲史》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叙述,用明确的线索帮助读者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欧洲如何从无到有,从分裂到融合。除了常规的史实外,戴维斯对斯拉夫人的关注弥补了既往欧洲史著作的不足,还关注常被忽视但对欧洲发展不可或缺的少数群体和无国家民族,如犹太人、吉卜赛人、麻风病人、异教徒等。 3.三重视角,全景式呈现欧洲的起源、诞生、冲突与融合 主体叙事,以一章为一个时期由快到慢向前推进。每章的结尾选取特定时空位置进行全景式特写,历史细节和想象尽皆呈现。随文出现的知识窗涵盖60个门类的知识,囊括常不见于严肃著作的前沿成果和历史逸闻,辅以严谨的考据,有趣又有料。 4.语言生动有趣,戴氏幽默贯穿全书,近300个知识窗容纳60个门类的知识,堪称欧洲小百科 戴维斯文笔甚佳,且了解读者,浅易生动的文风和妙语连珠的观点让原本有些枯燥的历史大放异彩,考据的话题新鲜有料,别具一格,近300个知识窗容纳60个门类的知识,堪称欧洲小百科,读完既长见识又增谈资,让人有想去实地一探究竟的冲动。 5.创造性地用帝国体制分析中世纪基督教社会,为中世纪叙事提供了范本 在《欧洲史:帝国时代(约330—1493)》里,戴维斯创造性地将帝国的体制用在了新兴的基督教社会上,封建割据、杂乱无章的中世纪顿时有了明确的主线,将东方与西方、天主教世界与东正教世界纳入一个整体性框架。读者可以据此透过中世纪混乱的表象,洞察其内在的规律。戴维斯无疑为难以把握的中世纪叙事提供了范本。

作者简介

  英国历史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伦敦大学学院荣休教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荣誉教授,中东欧史专家。著有《欧洲史》《消失的王国》《上帝的游乐场:波兰史》《另一片天空下》等17部著作,作品被翻译成波兰文、德文、法文等十几种文字。因其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戴维斯获得了英国圣米迦勒及圣乔治三等勋章,波兰国家勋章、白鹰勋章。 早年的成长岁月塑造了戴维斯终生的欧洲视野。1958年,19岁的戴维斯和几个毕业生从故乡兰开夏郡启程,开车穿行欧陆,到达伊斯兰布尔。青年时期的戴维斯求学生涯遍及英、法、意、波等欧洲国家。与多数学者不同,在开启学术事业之前,戴维斯做了四年的中小学教师,这段经历为他简单而清晰的叙述风格奠定了基础。此后,他在伦敦大学学院、牛津大学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系统出版关于中东欧和欧洲历史的著作,并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广受欢迎。从学术岗位退休后,戴维斯继续旅行、写作、演讲,不断获得世界各地的荣誉。

目录

封面
版权信息
插页
第4章 起点 欧洲的诞生,约330—800
迁徙与定居
帝国:从罗马到拜占庭,330—867年
伊斯兰教的兴起,622—778年
大公会议时期的基督教会,325—787年
基督教的输出,395—785年
彭尼内山的蒙斯约维斯山口,约753年11月25日
第5章 中世纪 中世纪,约750—1270
750—1054年
1054—1268年
荷兰伯国的斯希丹,1262年12月5日
第6章 危机 危机中的基督教世界,约1250—1493
主显节盛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1493年1月6日
正文注释
知识窗注释

媒体评论

  戴维斯的叙事线索明确,读者借此可以轻松穿越欧洲错综复杂的千年历史。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欧洲史》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史诗级作品……《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的评论以“吉本东行”为题,并非虚言。

——《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

英语世界没有哪部欧洲史像这样公平地对待东部和西部……鲜明的特征、生动的细节、犀利的观点、令人信服的分析,让它精彩纷呈。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精彩书摘

  试图描写晚期罗马帝国的近代人,大多有一种厄运迫在眉睫的感觉。虽然在每一个现代人看来,罗马帝国衰落和灭亡的事实都是清楚的,但是,当最终结果仍是谜团时,对长期历史做全景透视是不可能的。伏尔泰视晚期罗马帝国的历史为“荒谬可笑的”,吉本则将其描述为“野蛮和宗教的胜利”。
当然,当代人不可能与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持有相同的观点,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确实感到他们是历经艰难而幸存下来的。没有什么比晚期罗马帝国哲学家波伊提乌(约480—525年)的话更令人产生对时代的回味了,他在《哲学的慰藉》一书中写道:“不幸当中之最不幸是曾经拥有幸福。”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即使经历了帝国的衰落,也未必能预见其灭亡。对许多基督徒来说,罗马帝国末日的到来意味着基督的第二次降临,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但是,世界末日如此一再地延期,在人们的实际思考中已不起作用了。而且,尽管野蛮人的入侵是罗马帝国虚弱的最显著征兆,但是,野蛮人有无毁灭罗马帝国的意图却是令人怀疑的。相反,野蛮人是想分享罗马帝国利益的。410年,罗马帝国皇帝拒绝阿拉里克率领的哥特人定居于帝国境内,引发了西哥特人对罗马的大洗劫。从现代人的观点看,野蛮人所预期的真正奇迹是罗马帝国的千秋万代,以及前罗马世界与前野蛮世界的相互依赖。从长远来看,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所谓的“基督教世界”这个实体,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基础。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0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