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尧 著 时代华语 出品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容简介:
畅销超过百万册的《重口味心理学》的全新修订版和完整版,新增12万字内文和两个完整篇章,为你讲述那些心理学中重口味的、麻辣爽口的、新奇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和案例!
通俗心理学的一块隐秘:你的身边有些人看起来怪怪的,而且总有一种事物让你没来由地害怕,比如看到一堆虫子,或者一个人待在电梯里……
你的大脑有时会不受意识控制地涌入一些想法、影像或冲动,必须反复来做一些动作来摆脱……
而你身边有些人会突然性情大变,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有意思的是,有些男人有着“害羞的膀胱”!他们在公共卫生间小便时一定要等到旁边没人,或者到单独的小隔间,否则便尿不出来。这些只是本书内容的冰山一角。
重口味心理学1(pdf+txt+epub+azw3+mobi电子书在线阅读下载):
下载电子书
网友评价:
- 我之所以会喜欢心理学,百分之百是源于钟爱TVB警匪剧。第一次听说多重人格这个词是在《陀枪师姐》,杀手的身体里有好几个不同的人格,在人格转换时,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可以从懦弱变得强大,可以从善良变得暴力;第一次听说自杀还有特别时间是在《谈判专家》,学警们上课时有学到凌晨5点左右人们的意志最消沉混乱,也是自杀最容易发生的时刻,必须特别当心;至于性别认定障碍那就太多了,很多剧里都有所表现。有的是因爱生恨,利用自身特殊形象进行伪装去杀人,有的是为爱牺牲,用生命去保护自己生命中的致爱;还有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绑架者因为同情绑架者且得到了绑架者的照顾而选择在有机会逃生的情况下也不逃跑,并帮助绑架者一起对抗警察等等。看警匪剧看得多了,自然会对其中心理学的相关分析感兴趣,比警察早一些分析出谁是罪犯是我看警匪剧的最大乐趣。
其实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种或几种精神问题,只是口味比较轻,自己给自己找了点儿小麻烦,没危害到其他人而已。比如从事财务等细致工作的人大都会有轻微的强迫症,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里做特定的事都必须检查上好几遍才能放心,而且别人还不能说,一问又要重新检查一次;比如医生、护士天天接触病菌,他们之中有轻微洁癖的人就比较多,什么都喜欢彻底消毒,什么都喜欢干干净净。
而本书所讨论的重口味心理学就与以上所述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的轻微精神问题有着天壤之别了,那些重口味心理应该算是一种精神疾病,它们已经严重到不但危害病者自身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它们还会让病者在精神疾病的控制下去伤害其他无辜的人。这些重口味心理疾病大多也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比如多重人格障碍、恋物癖、广场恐惧、神经性厌食、精神分裂、强迫症、恋童癖、露阴癖等等。作者在本书中对这些心理疾病运用了丰富的实例进行分析讲述,使我们对这些心理学问题有了比较直观细致的了解,也知道了很多如何减轻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和遇到心理疾病者如何从容应对的措施。
其实这些重口味心理疾病都不是凭空就会得的,我们在知道了这些疾病的根源后,就要尽量在面对特殊事件时努力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不会那么容易成为精神疾病的俘虏,而且对待身边的人也应该尽可能的关心、照顾和帮助,至少从自身来讲不给他人制造精神压力和困扰。对待孩子也要更加耐心,很多心理疾病都是从小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才得的,家长一定要摆正教育孩子的态度,要让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 【来领书啦!各种类型的书都有呢】亲们,本人书架存了很多电子书,需要找书的可以加我为好友问我拿
- 铮叔的送书吧大冰新书阿弥陀佛么么哒签送中,现场直播哦
- 这本书让人自觉地与咪蒙的《历史就是重口味》联系起来,根据文人相轻,同性文人尤其相轻的原理,在一开始大啖了几口这两本入口即化的书籍之后,我不禁开始寻思这作者的性别来,而且自觉地往“male”方向找例证,所以在看到第22页最后一句“你说我一个大老爷们儿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正常bo起了……”时,我不禁吁出长长一口气,说:“原来果真是男的!”但是人家作者可冤啦,我怎么就偏偏跳过了书的封里的简介:“姚尧,女女女女女……”咪蒙就更不用说了,这个只有猫猫和breast才会用到的“咪”字,即使有那学识那人脉,让我上哪儿找她是男儿身的证据啊!然后在得知我的意图破产之后,我就干脆下意识地屏蔽对作者性别的注意,或者说把作者当作是一个“无性人”了。医生医生,我是不是有点什么心理障碍啊?看书时非得崇洋媚外,即便看国内的,也只认为爷们的作品才能俘虏我?我是不是自小被我家那搬是弄非的妈妈给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了呢?……坐等回复耶~
其实,撇掉了羡慕嫉妒恨的情愫,当得知我们女同胞们涌现出如此优秀的重口味派的时候,心里应该是欣慰的。用女儿家的语言去述说文化,既是重塑,又是颠覆。真正将history变成“herstory”,将psychologist,变成“psychologert”(这词儿是我原创的!你看男性意识形态的渗透多隐晦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呢~不过,咪蒙和姚尧,两女学识是够了,但这种重口味就代表了女性语言,还待商榷。正如本书所说,腐女的产生是由于对两性关系的渴望同时又觉得羞涩,因而投射到BL关系上,那么,这种重口味的语言会不会也只是因为在男人化的文化范式中,因找不到悬崖下的落脚点而暴露出的癫狂?《历史就是重口味》尤其让我有这种感觉,而这本《重口味心理学》则好一点,可读性与理论性相结合,但引用案例时,却有点刻意的耸人听闻,让人感觉作者有点抽离了自己,失却了对读者的关怀。
这本书应该是“变态心理学”的通俗性读物,行文流畅,案例充分(这对于心理学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入门者也是大饱眼福),思路非常清晰,在介绍重口味概念的同时不忘进行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思路清晰,丝丝入扣,能及时解决在阅读过程中涌现的问题。
不过有一个地方我认为未必妥,第258页至第259页,举了一个例子:“让一个1岁的小男孩将一篮樱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另一个孩子,……第二天早晨,这个小男孩说:‘我梦见我已经吃完了樱桃’。”首先,表征的出现要到1.5~2岁,也就是说,梦也是在1岁后期才出现;另外,1岁的孩子语言表达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好,孩子在1.5~2岁的时候才刚开始说“电报句”,而这已经是一个复杂句了。所以从这个端倪上,我怀疑很多的例证未必是可靠的。
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可口的书,值得一看吧。
- 对于版本多再版多的书籍,自然有它的可读之处
- 非常好看很好看!能够将抽象深奥的心理学理论写得诙谐有趣,并且能够增长知识,如果对心理学有兴趣的值得一看!
- 断断续续地读了得有大半年,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的书,敲开研究心理的好奇心,里面的案例让人更好的解析心理疾病,很有用,希望买纸质版收藏,值得细读
- 妹妹背着洋娃娃/走到花园去看花/娃娃哭了叫妈妈/树上的小鸟在笑哈哈/娃娃啊娃娃为什么哭呢/是不是想起了妈妈的话/娃娃啊娃娃不要再哭啦/有什么心事就对我说吧
后面的我就省略了,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暗黑版的《妹妹背着洋娃娃》是一名有才的网友编造出来的,但是每当听到阿牛那轻快的歌声,我还是忍不住汗毛直立。实在是毁童年啊,如果那个暗黑版的曲子唱给小朋友听,不知道要引发多少噩梦,影响多久的人生。
近期发生的云南晋宁少年连环失踪案引起不小的震动,在此背景下看本书,更多了几分现实意义,本来以为变态杀人狂都是舶来品,是资本主义腐朽的产物,现在看来,其实人性的阴暗面是不分种族阶级皆会产生和存在的,在这点上看,众生平等还真不虚妄,希望在该案侦破之后能有心理学家对案犯做个详细的心理分析和记录,再与本书做对比性阅读。
书中刃刃讨论了很多我们常见的或者说耳熟能详的心理障碍,例如各种类型的恐惧症、强迫症、厌食症、暴露癖、人格障碍等,有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例如精神分裂、恋童癖等等,另一些则是普通人或多或少都具有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恋物癖(藏书癖可以纳入此列,买了三千五百双鞋子的马科斯夫人则当之无愧是代言人)、强迫症(最常见的强迫症应该是洁癖,例如我就是洗完手一定要立刻抹上手霜否则就坐立不安感觉手上的皮肤都绷紧了,脾气一下子变得很暴躁)等等。很多严重的心理疾病一开始都没有明显的表征,有的人一辈子都会处于轻微的心理问题阶段,基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但是有些不幸的人,由于各种诱因使心理问题爆发出来,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演变成精神疾病,导致不可控的悲剧性事件的发生。
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都不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就算是遗传那也可以追溯家族病史了,所以我觉得用原罪说来解释都是不靠谱的,刃刃在每个病例里也分析了这些心理疾病的成因,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来源都和童年的经历有关,有些病例中病人虽然完全不记得童年时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童年的心理创伤会像背阴处的藤蔓一样无声无息地滋养壮大,甚至使受害者变成施害者,尤其令人叹息的是,遭受到性侵害或者虐待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也会使用相同的手段去残害孩子,这难道就是逃脱不了的循环怪圈么。
从古至今,儿童的成长环境可以说实在很恶劣,除了可以明显被发现的身体的伤害,儿童们的成长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很多隐性的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对于儿童心理成因的研究,对于西方来说也不过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而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是近五十年来的事情,对于我国,则更是要晚很多。所以我们小时候还被老一辈的人用各种鬼故事进行恐吓,然后电视电影又没有分级制度,小时候被《聊斋》的片头和《黑太阳731》里的热水里剥人皮吓个半死,至今铭记,要不是我皮糙肉厚神经大条,没准儿也成为港式cult大片《维多利亚壹号》的女主角一样的彪悍人物了。
而欧美的孩子们就更悲惨一些,每天睡前都要被惊吓一次,像尼尔·盖曼、斯蒂芬·金等大神级人物就从不讳言睡前读物对他们的影响,著名的童谣集《鹅妈妈童谣》有很多出名的段子,例如大家耳熟能详《伦敦大桥垮下来》、《玛丽有只小绵羊》,更有后世的许多文学作品从中汲取营养,例如《杀死一只知更鸟》、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捕鼠器》、《黑麦奇案》等。但是仔细读来,鹅妈妈的童谣让人有种颤栗的惊悚感,血腥意味弥漫在那些看似天真可爱的语句中,例如:
《妈妈杀了我》(在中世纪孩子被父母杀死甚至饥荒之时拿来充饥都是屡见不鲜的)
妈妈杀了我,
爸爸吃了我,
兄弟姐妹坐在餐桌底下,
拣起我的骨头,
埋在冰冷的石墓里。
《里兹·波顿》(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案件,1893年美国的麻萨诸塞州,32岁的里兹·波顿在家中拿起斧头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和继母,手段残忍。)
里兹·波顿拿起斧头
打了她爸爸四十下
当她看见自己所做的一切
她又打了她妈妈四十一下
其实在中世纪,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儿童都是早熟的,无论是暴力还是性离他们都很近,他们自懂事开始一直是被当做成人对待的(所以被判个死刑什么的都是家常便饭),所以鹅妈妈童谣里的很多歌谣其实都是现实社会的写照,当时的社会也真是……够乱的,所以什么连环杀手之类的也是层出不穷。现在孩童之所以能将青春期延长,不得不感谢日渐发达理智的社会。
< br/>读毕本书,也许你从开始的轻松愉悦陷入到思考中去,也许你会考虑如何对自己加强控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好地享受生活而不是无限放大自己的缺憾和社会的阴暗面。而你也许会意识到,如果想让更多的人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除了在目前要尽可能营造开放宽容的环境来对待有心理问题的人,还要考虑如何让下一代避免伤害,要保护他们,更要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能力,更要避免他们的精神世界在一早就变得重口味。(不过,我们可能会因此损失几个文学界的大神级人物,额,还真是两难啊)。
PS 姚尧这本书千呼万唤始出来,原先在天涯追帖子的众人都是引颈期盼甚久了,还是叫她刃刃更亲切一些吧,刃刃讲故事,举重若轻事例穿插得当,学术性强但是妙趣横生,比科学松鼠会的文章读起来更好玩儿一些,尤其是因为刃刃身处大连的缘故,看到她讲大菜市啥的就充满了亲切感啊有木有!
- 第一次写书评的时候居然有了落笔满是矛盾的感觉。因为这是一本我在重重好评当中仍然坚持打了两颗星但是却会推荐给周围的小伙伴的书。只有两颗星,是意在评价我自己的阅读体验,之所以会推荐,是因为我由衷认为这是一本能够在变态心理学的知识门槛前起到一个初步的入门作用的科普读物。
因此,不得不感叹一下,遇到一本书是需要时机的,然后再矫情一把,瞬间慕容四少和尹静琬附体,对这本书深情说一句,“我遇见你,是这样迟。”迟到了,已经不是读它的好时机,从一开始就有了觉得不够劲儿的遗憾。
之所以觉得这本书对变态心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讨论得还不够深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各种我们看来重口味的心理现象,甚至是已经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案例,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人脑以及人的精神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只是这样的现象在人群中分布比例很低,在某一个维度上偏执到了极端,与通常的认知不符,才显得如此独特且呈现出病态。但若是以“重口味”一言以蔽之,则有种揭不开非正常这层面纱的感觉,硬生生地隔离出来一个名叫“重口味”的地带,仿佛里面是正常人应该敬而远之的地方,仿佛我们只能通过单向玻璃来观察了。容我用这样一种吹毛求疵的方式来形容阅读过程中的这种不亲近感吧。
2.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远不是万能的,虽然它们是无处不在的。采用条件反射相关概念对这些非常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是一个浅显明了的路径,但却不是最精确的。
3.对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学机制探讨太少,是制约这本书把问题进一步讲清楚的一个重要因素。至少我现在认为,对心理学问题的观察和解释,不往上追溯生物机制或者病理机制的话,则会造成理解的瓶颈,这也是使得科学严谨的心理学陷入一堆伪心理学解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4.既然是像讲段子与说书,语言上的插科打诨使得这本书变得有趣易读,相应的代价便是单位容量内信息量的不足。当然,这一点仅限于我自己的阅读感受,无论如何,对这本书流畅而认真讲案例讲故事的布局表示肯定。这也是我乐意将它推荐给小伙伴作为科普读物的原因,因为它平易近人,且并非全然食之无味。
关于变态心理学这个话题,结合本书内容,我有话要说。
1.关于遗传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的重要性。遗传因素的重要自不必说,因此我认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就是在“性别认同障碍”一章对双生子实验的介绍,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心理学实验范式,也是心理学具有其科学严谨性的一个证明。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生物学因素是重要的,那便是,为什么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年时期?具有家族病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对于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探究其易感人群的特点,是相当有必要的。
2.一切都可以追溯到童年,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这样的时间上向上回溯的方法,虽不是理解问题的终极手段,但却是分析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来源。想起来曾经做的关于“童年经历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自信水平的影响”这样一个访谈作业,我的两个被试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拥有极其阳光和健康的童年,她在谈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和父母的时候,眼睛里都在笑,后来我在录入访谈记录的时候,不自觉地嘴角都带有了笑意,这种深刻的影响让我极其难忘;而另一个则带给我了更加深刻的震撼,他伴随着父母的争吵以及在家中父母之间地位不平等和由争吵演变成的赤裸裸的暴力长大,这些都像是一道一道深深的伤痕,我在录入访谈记录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引导别人将伤疤再次显露,是如此的残忍,那青年的男子疑惑和叹息的声音,那提及现状和未来时带有倦怠的声音,和那随之而来的如果童年能再来一次的无奈,像深深的阴霾笼罩在我的心上。不管是在正常的范围内,还是病理的情境下,童年经历甚至是小到0-1岁的时候的依恋关系的发展,都是今后心理发展的伏笔。不要忘了,小孩还在娘胎里、在羊水里静静蜷缩着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分辨并记起生母的声音了呢,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小孩,就能具有对人的表情、意图判断的能力了呢。
3.心理治疗,离我们并不远。在这里,推荐一部美剧《人人都爱雷蒙德》,其编剧和心理顾问绝对是业界良心,是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初级教学范例拿出来展示的。提高在心理学方面的科学素养,不妨从初步的对自己的心理治疗开始,比如对强迫心理的治疗,对某些不愿提及的囧事的创伤心理的治疗等等。
最后,借机说下伪心理学这件事。
为什么心理学的伪学说是最多的?次之的还有进化论,如果逼格更高,甚至还能听到一些关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伪学说。作为对比,可曾听说过什么伪化学么?
原因很简单,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和实验方法远不被大众所了解,所以这些不能轻而易举给出确凿实验证据的学科领域,因为围绕它们瞎掰的门槛太低,所以人人都能讲出来自以为正确的道理一二,只要自己在一个自洽的逻辑体系内提出看似说得通的观点,然后 其中流传甚广的,就被当做了心理学的知识。关于相对论的讨论也是如此,因此,导致伪学说的原因在于:
1.没有实验研究的概念,人们用旧的知识去企图解释新的现象,过低的解释门槛使得总有一些说法听上去道理讲得一套一套,毫无违和感。
2.统计上的规律≠相关≠因果。这是伪学说产生的基本逻辑问题,归根结底是不正确的归因,误用一个现象去解释另一个现象了。
关于伪学说,对待它们的态度真真是“认真你就输了”。比如星座心理学,大家茶余饭后有个谈资图一乐就好,虽然我在这里大张旗鼓反对伪心理学,但是还是会和姑娘们聚在一起八卦的时候谈论星座,且一脸认真执着地说,“我是XX星座一生黑”。但是如果认了真,日常相处甚至是择偶的时候都偏执地对某个或者某些星座敬而远之毫不留情的话,那岂不是因噎废食了。有些玩笑话,说说而已,认真你就输了。
最后的最后,强调一下,这本书确实起到了科普的作用,帮助我们跟伪心理学分手,因此也是功德一件了。
- 这个感觉不是说很好但还不错吧!谢娜追捧的案头书,心理学最后一块隐私,教你一眼看穿身边人的秘密和怪癖。2014年系列重磅新书《幸运心理学》《疗愈时光,你终将绽放》,看透别人,读懂自己。
- 我要坦诚我的想法,我很喜欢这本心理学的普及读本。吸引我的还有“重口味”。也许是因为人的心理这个东西真的很奇怪。我想起一些很现象。我印象中就是有个男人跑到女生的宿舍去偷晾晒的内衣,被抓住了。这算是丑事吧。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不知道这样干很丑吗?还有看过一个电视里吧,是一个少爷是备受宠爱,但他的家人不经意间发现,少爷偷偷的穿上了全套女人的衣服。一个男人爱穿女人的衣服,这算心理异常吧?再比如,是某位名人吧,猥亵儿童。这算声名扫地吧。还有同性恋,你说看着像妖怪吧。还有,有成年人猥亵未成年少女,这算禽兽吧。有些心理现象不是像禁止就禁止得了的。为什么会有这样千奇百怪的事情?翻了下目录:多重人格障碍、恋物癖、神经性厌食症、性别认定障碍……多么值得去了解的内容啊。上面提到的心理疾病不是一句神经病就可以解决的,并且,有这些心理疾病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每听到一个异常的事情,总是感到惋惜,怎么会这样呢?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固然重口味,为“正人君子”或者说“非礼勿视”之人所不屑,但客观存在的心里现象毕竟需要我们承认他们的存在。正如,李银河认为要承认同性恋行为一样,事实上,一些国家对同性恋歧视减少,允许Ta 们结婚。这算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进步吧。
作为普及读本,写作成功与否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是否通俗易懂,是否深入浅出。我认为,这本书做到了这点。我想,这个要归功于本书是作者在天涯上的网帖整理而成,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为了吸引网友读者,必须写的生动活泼,语言有趣,内容好懂。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怎样讲解网友读者更好懂,更有互动的语气。作者为我们介绍的这些怪癖,都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揭示怪癖之所在。并对容易混淆的心理疾病做出比较。
相信在你的周围甚至是你自己,可能也有一些怪癖。比如,有些《非诚勿扰》的嘉宾就介绍自己说有些强迫症,比如洁癖,非要将卫生间搞得干干净净,还有的说,同事到他家去玩,走后,他就会清晰同事们坐过的沙发。当然,这个并不严重影响生活。还有一些重口味的心理问题确实严重干扰生活甚至危害他人,了解一下,是比较好的。毕竟,人的社会,多一点心理知识,能更好的知己知彼。
- 以前自己想学心理学专业但是通过种种原因没学成,所以想通过这类书籍来加深自己对心理学方面的了解,尝试让自己慢慢的读进去这些书,之前买了一本看了一下感受颇深,这本书先读一下,如果看着好可以把其他两本也买下来。
- 很多事例和比喻,清楚易懂,让我们这些门外汉能更理解心理疾病,最后的一部分,梦的解析很喜欢,作为名著一直想去看,但似乎没时间,也看不懂,作者这样一说,倒是普及了一下常识。
- 没有想象中的心理学的难懂,作者很幽默,总是可以把一些好像挺复杂的东西讲的很易懂,很适合想了解心理学但又不是很懂的人,这本书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或者想不通的事做出的解释,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总之是本不错的书啦。
-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语言很欢脱,轻松幽默的科普各种精神疾病,很值得一看~
- 心理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我们没有学过心理学,我们也大概能够知道一点关于心理学的内容,一切美好都是来源于对自我的认识,我们每一天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其实都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
- 看完了整本书过来写评论,起初是对作者的一些大胆的重口的标题吸引才买的这本书,本书介绍的是一些病态心理学,对于一般人来说用处不是很大,但是很喜欢作者在描述完一个病症之后说的鼓励他人正常健康生活的话,总的来说,好评。
- 算是科普读物?反正对于外行而且想了解人格分裂呀多重人格啊等等心理疾病的还是很好玩的。一口气看完,比较喜欢看这种心理学案例
- 我能说我是冲着重口味,这三个字去的吗?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颇为不满,觉得,这本书怎么这么薄,这本书的描写,这么粗浅。可是,再一次细细的阅读过后,发现物有所值。它向我们开启了一扇奇特的世界之门。 有些书就是这样,必须细细的咀嚼后,才能发现它的精彩美好。
- 了解不同的人,他们虽然小众,但是也值得我们去关心和了解,而不是通常的歧视,往往正常的我们,有的时候和他们也就是一线之隔。了解他们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
-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充满了一种恶作剧得逞的快乐感,因为不少人看到我这个题目后会大惊失色。决定好好读读我的评论然后一二三四条分缕析声称我有某种不正常的症状。在此恭喜你们,当你读完这本《重口味心理学》的时候,我相信你是一定能够从我的话里找出一些能证明我不太正常的证据,可惜这些都不能证明我有精神病。凡是上教育学专业或心理学专业的人基本上都会知道,放眼望去这世界上的60亿人,没有一个是心理或者说精神完全正常的,每一个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精神问题,只不过没达到被称为病态的程度。有的人也许要感慨:天哪~每一个人都有,那精神病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岂不是走到哪都有潜在的客户,永远都不愁生计。这你就有说错的了。就拿我国来说,当人民都在为基本的生存温饱与安全感劳碌的时候,无暇多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是个人,而只不过是一具活动的肢体而已,更别提意识到本我与自我有什么被压抑的东西需要释放,或某种情绪长期得不到宣泄,但周围的人都这样活着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探寻自我的意识,再加上社会医疗的不健全,中国人传统的讳疾忌医的思想,几乎不会有什么人在没成为“精神病”以前主动去要求咨询,当然,“穷得只剩下钱”和出于某种安全需要非得上精神病院住着的人除外。我因为师范专业大一就要学习心理学,老师告诉我们,就是我们来的这一年,她所认识的朋友仍然对于“世界上竟然还存在着心理学这个专业”而感到非常吃惊,并且不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即便是个小县城,但并非处于国家偏远边陲地区,不得不说这令人匪夷所思,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人群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态度。
姚尧的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对青少年了解自身心理问题有着科普的效果,但我们能毕竟得承认,网络对于天朝的青少年来说并非是学习的一种手段,或与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能够进入网络的电脑和手机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得不到关注是内心寂寞无法言说的代偿,所以上网更多的是打游戏,看小说,听音乐,看视频,而非希冀从中获取一点通过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中无法获得的知识。即便是天涯这样的大型论坛提供的平台多被用以情绪宣泄而非理性思考。所以从整个社会回来看,作者这样有志于心理学科普的专业人士发挥的作用又再一次被可悲的缩小了。
即便如此,此书本身并没有什么该被指摘的地方,尽管围绕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作者却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努力使之变得有趣深冬,让更多的人,原先完全不懂到甘于不懂,以及原先不懂装懂到处胡说的人认认真真的看了后,起码能弄清楚精神分裂和任何分裂不是一回事、恋物癖大多在幼年时候受到过很深的伤害。我么可以为这些人做些什么,我们如何预防自己出现以上病症,我们可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等等。
- 发现我是一个偏执的人。我喜欢一个人就会认为她是完美的,无视她的所有缺点,掏心掏肺对别人好。但一旦发现我收到欺骗就会将其归入黑名单,无视她的优点,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居心叵测,不相信他人。这太绝对!
- 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内容还挺有趣的,喜欢。本书是畅销超过百万册的《重口味心理学》的全新修订版和完整版,新增12万字内文和两个完整篇章,为你讲述那些心理学中重口味的、麻辣爽口的、新奇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和案例!
- 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内容还挺有趣的,喜欢。本书是畅销超过百万册的《重口味心理学》的全新修订版和完整版,新增12万字内文和两个完整篇章,为你讲述那些心理学中重口味的、麻辣爽口的、新奇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和案例!
- 我觉得书写的很有趣,通过案例也比较容易了解各种心理疾病发生的原因,可能没有基础,所以一些相似症状的不能很好的区分。作为非教科书似的读物还是不错的
- 知道这本书已经很久了,这次简装版的卖没了,只好买纪念版。看了一百多页,都是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用比较搞笑幽默的语言平白地表述出来。对于外行来说作为入门和了解或者对心理学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讲,还是有用的。专业学这个的,就当做是温故知新吧。
- 味同嚼蜡这本书真不怎么样,基本就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解释加上例子堆砌的模式,而且很多例子我估计是作者对着心理疾病(用词可能不准)的症状编的……味同嚼蜡
- 本书较为简洁的表述了心理学里的基本知识,总的来说,对于学过心理学的人来说是一种案例分析加巩固基本知识,没学过心理学的,就只能是简单了解了。深入的看,还是蛮有看点的,尤其是作者诙谐的文笔和自我内心的解剖,把心理学大众化一些。
- 很有趣的一本心理学书籍,这不是一本心理学的教科书,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讲比较能看的进去。
书本中列举了很多患有心理问题的案例,可以让读者形象的去了解患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有着怎样的日常行为。
打算再买2来看看
- 所有心理疾病的源头,实际上都是潜意识发生了问题。因为对于意识来说,你是可以控制摆平的,那些浩大而诡异的潜意识却远远超出了你的掌控范围,如果它们出了问题,必然立马嫌你于水火。 因此精神分析,通常就是对潜意识的分析。
- 很有趣的一本心理学书籍,这不是一本心理学的教科书,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讲比较能看的进去。
- 尝尽世间绚烂生命只有一次,尝尽世间绚烂!三十多岁的我,却经历了几次的起起落落。还坐过牢。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坚持拼搏下去,一定会东山再起!
- 送给朋友的生日礼物嗷,朋友很喜欢心理学,一直跟我说很喜欢这本书,买来送给她,看起来很棒,等好看我也买!
- 作者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各种心理问题,但是讲的稍微有点浅显,对于病例的分析不是很到位,有的分析根本没有解决问题。本书仅作为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不深入研究的读者,比较适用
-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让历史成为人人可读的有趣故事,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让中医成为人可践行的保健必修,而姚尧的《重口味心理学》也让那些颇具重口味的心理学揭开一层神秘面纱,让人明白“原来做一个神经病”也很难。
我们县城靠近医院有一条路,路的两侧摆满了算卦的小摊子,每次经过时我总要慨叹下算名人的经济头脑和选址之科学。最近几天我看到又多了一个牌子,而且比别人的都要大一些,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心理咨询”。原来,心理学也可以与算命相提并论的。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所谓“算命”其实不过就是算“心理”,人的命就是心理的病。
姚尧是天涯八卦的热门发帖人,而我则是每天不去八卦就感到不舒服的看帖人,而《重口味心理学》就是其《八一八那些离你或近或远的重重重口味心理学》的纸制品,或许有增删,我没去考证。
现在爱好“重口味”的读者是越来越多啦,我也是其中之一。本书的重口味包括如下几种:“多重人格障碍”、“恋物癖”、“性别认定障碍”、“精神分裂”、“物质成瘾”还有“恋童癖”和“露阴癖”等等。瞧瞧这些,确实够重口味吧?而且其中一些我们甚至亲眼见过,因受刺激过大所以至今难以忘怀?!其实你奔着“重口味”三字而来,就说明你的心理也有那么一点儿窥私,当然如果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是不能称之为“癖”的——姚尧教导我们,一般人是没资格用这个字的!
《重口味心理学》不愧是网络上走下来的实体书,姚尧作为一个资深且备受涯友欢迎的挖坑者是非常懂得适当互动的。其文风幽默风趣,有来有往,浅入深出地讲解一个个晦涩心理学名词。为了让效果达到最好,甚至不惜请出史上有名的一百单八将来进行客串表演,名人就是不一样,其演技自然是好的没话说!让人在欣赏之余,轻松愉快地了解到了各种“癖”的具体表现和炼成方式。不过,在真正面对读者提问的时候,姚尧还是非常具有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风范的,回答客观而冷静,甚至一反作品的调侃,而是严肃而严谨的姿态。
总之,这是一部可供闲暇阅读的非常轻松可爱的心理学读物,微笑之余还能了解多种重口味心理学,一石两鸟,一箭双雕!
- 买了重复的,书皮不一样,以为是同系列的,原来内容一样!
- 好喜欢这本书以前一直觉得心理学特别神秘,很感兴趣,但我胆子小,一些精神方面的书都描写的夸张恐怖,我看的浑身发凉,不过这书很幽默风趣,还普及了很多心理学知识很喜欢,赞一个~(≧▽≦)/~
- 值得一看我觉得当今社会的人越来越迷茫,盲目的追求自己所谓的理想,导致了相互彼此之间的不信任,这本书对了解我们自己,了解他人的内心有一个引导效应,适合我这种入门级读者!
- 很好,送一个很喜欢心理学的朋友的生日礼物,朋友很喜欢
- 我觉得没得好重口味得看完了几天了,生活中与人交流的的每个方式方法的背后都有一个心理学解释。懂点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
- 最近好多书都被冠以“重口味”,这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也是如此。“重口味心理学”,揭秘了很多日常行为中的怪癖和秘密,看起来轻松有趣又可信,让我从中得到许多以前不曾仔细了解过的感受,受益匪浅。
这本书厚厚实实271页,一共分成18篇,用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案例,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那些经常见到但是又缺乏理论指导的心理疾病着手分析讲解,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恋物癖、社交恐惧、稀奇古怪的特定对象恐惧、广场恐惧、内心焦虑、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自杀行为、性别认定障碍、人格障碍、恋童癖、露阴癖、强迫症等内容都是作者侃侃而谈的对象,书名虽然重口味,内容实则挺美味,我从中获得了很多专业知识。
我对这本书偏爱,倒不全是因为这么多口味都对了我的喜好,而是恰有一种正是我现在迫切想要了解而尚未深入了解的内容,本书恰好给了我一些指导,让我有产生了更深入了解相关内容的兴趣。这就是第五篇,关于缓解焦虑的沙盘游戏。因为女儿现在正在接触沙盘游戏,上周日我跟女儿在沙盘教室玩了三个小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整个过程虽然站得脚疼,但是心情十分愉快,也因此萌发了全面了解沙盘游戏的想法,还没有付诸实践,就在这本书中看到了恰好需要的内容,原来沙盘并不只是小孩子玩的游戏,也同样适用于成人,其作用不仅是缓解焦虑,还可以通过游戏调节情绪,自疗创伤。人家专业说法也不叫沙盘游戏,而是箱庭疗法,箱子也不是随便打造的,里面要漆成蓝色寓意水,箱中放别的不行只能放沙子,因为在深层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沙子可以沟通人的意识与潜意识世界。原来有这些讲究,我在筹划在家中给女儿建2个沙盘,一个放干沙,一个放湿沙,即使自己没什么专业知识,女儿自己玩玩或者大家一起玩都会达到积极的效果,不管懂不懂的那些寓意,都会起到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作用,其余的,就慢慢领悟吧。
本书恰好提供了我所想了解的心理学知识,其他的内容也值得我有时间仔仔细细阅读,但是,现在首要任务是,我们的沙盘室早些问世!
- 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这本书真的不错。晚上看完做梦都是各种精神病。。也可以看了书里的内容来判断自己是否有相同症状,怎么去解决。密集恐惧症那篇我直接跳过了,光看到图片我就受不了了,这种就不要配图了好不好,会疯的。。。
- 内容还没看 但是外表很精美 而且里面的纸张很好 图也很不错 在活动买的才十五块 原价都要四十多 真的很棒 不过简略看了一下好像有点恐怖 不过我喜欢 建议购买
- 口味的确很重,里面有些知识待核实。非常经典,值得一读再读。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很有趣的一本心理学书籍,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讲比较能看的进去。主要是受了《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的影响,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买来看看,里面的会有像是故事的例子。
- 这纯属是宣传先行始作俑者,“怎样证明你不是神经病”,就是这句话,让我被这本书吊足了胃口。事实上,这本书里根本就没有我想象的几千道题,做完之后,你是不是“神经病”就一目了然——当然我这个想法也是很吊诡的,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安心做完几千道题去证明自己不是神经病,那他离神经病还有多远啊?
有时候,恰恰就是这么一句略带调侃的话语,就给一本学术性的书籍去了学究气多了欢乐的阅读欲望,在我看来《重口味心理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任何书籍只要打上”心理学“的烙印就想不复杂也很难,没听说过么,人是最复杂的,没有第二。人的心理那就更难捉摸了,姚尧的这本书,源起本来就是天涯上的一个帖子,帖子比较接地气,没有那么多深奥的道理。在这本书里,她还是给我们例举了很多实例,当然心理学的知识不是没有,但是一些轻松的论述甚至能让人笑出声来。
意识、潜意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开始,心理学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难以逾越的尖峰,可是,回过头来,才发现,还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中打转转。姚尧在分析黑人兄弟的多重人格的时候,我想到了我自己,虽非多重人格在头疼之后去扮演暴徒扮演圣者,但是小的时候,是不是当自己感觉无助感觉愤怒的时候幻想过自己成为一个很强大的人,把那些让自己委屈的人狠狠惩罚?每个人的心底都隐藏着另一个人,也许我们能看的见她,也许终其一生和她无缘相见。超我会压制着本我,让自我不得见。每一个天使的心中还是会有一个狡黠的小魔鬼的,所以,你说”’重口味“?谁不”重口味“啊,我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哪怕就是有一个道德上的超人,从未愤怒从未不满从未有负面情绪,如果真有,我倒觉得这才是真的精神病呢。人都需要宣泄,当你跟着姚尧去体会下”重口味“的患者的时候,从某一个侧面,也是充满了理解和同情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心理疾病,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看清楚未被释放的潜意识。
每章最后都有一些作者解答网友问题的互动,其实大家都一样,再在别人眼中多么幸福的人,或许都曾经被心理上的痼疾所困扰。抑郁的时候,还是宣泄吧,做梦也好骂人也好哭泣也好,难不成,你就”重口味“一把,只要能将负面的情绪都宣泄出去,每天不还是个美丽的艳阳天嘛,千万别所有的东西都积压在自己的潜意识里,那样,您不得神经病谁得啊?
- 因为这本书,迷上心理学了讲真 看书之前我会看评论 它对我影响真的非常大 我相信也有人会和我一样吧 这本书真的好好看~简单的语言讲述心理学现象文中还有栗子,没看过的强烈推荐哦~也希望看过的朋友们推荐些别的心理学著作~萨瓦迪卡~
- 书很棒,真的棒。心理问题描述的生动风趣,没有看不下去的感觉。有几处地方有重复排版的问题,虽然不影响阅读,但是还是会影响一点点阅读的心情。看的好好的突然出现重复排版,还以为眼花了,有那么点点“出现这种瑕疵好讨厌”的想法。
- 同事看到当当网总给我送书,很羡慕,所以也让我帮她买了几本,书到了,同事很开心,这是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书,很不错,或许对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不管做什么工作,能够了解对方的心理是有益工作的。值得读。书第二天就到了,当当很有效率,给力。支持。
- 太重口味了,看这个不能大半夜一个人看,也不能吃饭看。我的小心脏,还没看完。连着看的时候还好,断了几天再接着看又连接不上思想了。感觉看一次只能理解表面,要想深沉理解心理学还有很多要学的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