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侘寂

日本侘寂

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侘寂”(wabi sabi),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寂”见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妙趣作品:吟咏苍古,带着“余裕”的态度自由游走于日常生活间。侘寂,正是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的独特日本美学。

本书收录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同时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心得与审美理念,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

内容简介

★日本美学大师大西克礼开山之作,研究“侘寂”的艺术理论经典

★特别收录松尾芭蕉等古典俳句大师创作论,中文世界重磅译出,便于对照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东亚比较文学教授王向远潜心精译、专文导读

★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

★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一种重新发现美、感受美的生活方式;理解侘寂,就是真正理解日本。

★建筑师、设计师与产品经理们的创作理念之源,影响当代各个艺术领域的原点思维与原始答案。

★当代生活中的侘寂之美——

原研哉:美是克制,追求原始的“这样就好”。

安藤忠雄:我想要作品像是没有任何多余元素的空白画布。

山本耀司:穿着肃穆颜色的女人别有韵味。时装界,需要一点点昏暗。

杉本博司:古老的事物,会转变成前卫的事物。

侘——在阴暗处照亮美

寂——从破灭中寻找真

作者简介

大西克礼(1888—1959)

日本现代美学大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毕业,1930年后开始于东京帝国大学担任美学教职,致力于美学、艺术学研究与哲学著作翻译。译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著有《美学原论》《现代美学的问题》《幽玄与物哀》《东洋的艺术精神》等,为日本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暨代表人物。

目录

导读

禅茶之味,风雅之寂

风雅之“寂”——大西克礼

一 “侘”与“寂”:日本独有的审美概念

二 “侘”是优美之心

三 安住于“寂”中,悠游“虚实”间

四 流动之时间,恒常之美

五 “幽默”中生出的“寂”

六 闲寂、游戏与自由,人间至味

松尾芭蕉及蕉门论“寂”

夏炉冬扇——松尾芭蕉

寂色浓郁——向井去来

咏花咏雨——服部土芳

处处见诚——上岛鬼贯

寂然伫立——与谢芜村

译后记

精彩书摘

《日本侘寂》

“面目清癯的秋天啊,你是风雅!”在这个意义上,“寂”就是晚秋那种盛极而败的凋敝状态。

“寂”就是要淡乎寡味,在无味中体味有味。“寂”就是将日常生活审美化。风雅已成往事,闭口而不咏句也,然而风情满怀,万物闪动于眼前,皆是风雅之魔心。

“侘”就是优美之心。

“侘”就是清静无垢的佛世界,拂去甬道、草庵的尘芥,主人、客人倾心交谈,规矩尺寸法度可以不讲。生火、烧水、喝茶,此外别无他事。

“审美眼”,即在寂静中听出大音,在束缚中见出自由,在逼仄中见出宽阔,在单调中见出丰富,在古旧中见出鲜活,在简素中见出绚烂,在平淡中品出滋味,在不美中找到美。

真正的审美,就必须与美保持距离,要入乎其内,然后超乎其外。

“寂”恰恰是面对审美对象,可以倾心之,但不可以占有之,要做到不偏执、不痴迷、不执着、不胶着。

美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被美俘虏的人,要么会成为美的牺牲者,要么成为美的毁灭者,却难以成为美的守护者、美的创造者。”

“真正的审美,就必须与美保持距离,要入乎其内,然后超乎其外。”

俳句的精髓,从根本上说,就是与绵绵不断的“生命”的流转相联系,就是对不断变化的自然加以凝视、加以表现。

无限古老的东西,同时又是无限新鲜的东西。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0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