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杉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容简介:
《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一起并称“四书”,是两篇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儒家经典。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被称为“四书之首”。大家熟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大学》的内容。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读“四书”就应该从《大学》开始读起。可以说,不读《大学》,就摸不到儒学的大门。
《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奥,被朱熹称为“孔门传授心法”,列为“四书”中的高阶读本。可以说,不读《中庸》,就到不了儒学的高峰。
可是大多数人只知道《论语》《孟子》,忽略了《大学》和《中庸》的重要性,其抽象难懂的语言也令人望而却步。
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儒学三十多年。他已经创作出版了《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两本解读“四书”的作品,因其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而广受好评。现在,他又创作了《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将“四书”的内涵融会贯通。
翻开本书,无需半点古文基础,就能读懂“四书”,由浅入深领悟儒家智慧。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pdf+txt+epub+azw3+mobi电子书在线阅读下载):
下载电子书
网友评价:
- 作为大学基础的小学,就是基于“明”这样一种前提性要求而准备的。只有学习乃至生成了这样一种为人处事、心性修养的“常识”,才能够自觉、觉人,明白“知行”,并加以彰显。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大学》《中庸》,我学到的道理是首先要充实自己,即“修身”;要以身作则,懂得感恩;做人做事要有原则,要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最后,诚心是做人的根本。
- 不厚,也就250几页,但是书很好,通俗易懂,学起来容易理解,华杉这几本除了封面俗一点,其实真的是良心制作
- 大学和中庸将论语中修身的理论作更具体深入的论述。中庸更将个人的心灵修炼与天地自然万物的化育盛衰紧密联系,深度与广度比论语更精进。
-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 精英阶层形成一个极具人性化的集团,并且按其设想,这个集团能够自我监督自我纠正。他强调的是自身“德”的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按个人修养的层次来确定在此集团中应处的位置。他是非常注重这个位置的,知止,不得乱次序,然后通过自上而下的传导实现统治。
- 属于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环而读,本身的营养个人来看很有限,但其影响又那么深远……大学尚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哲学性,体系比较完备。中庸的阅读感受就很一般了,很多是论圣人、论道,大段大段的排比、形容
- 中国人永远关注的问题,是“天地人”的问题,怎样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怎样“修身”。西方人总是在强调如何发挥自身的潜能。中国人总是在强调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西方的训诫总是在强调人要怎样做,中国的训诫总是在强调人不能怎样做。
- 《中庸》的最好一句是对“中庸”之道的精彩定义,“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最精微处就是无!与道家一下子就通贯了起来。谷园的解读是从大众化下手,所以没有在这句上着力。
- .不同的人阅读中庸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过初读还是不能完全自己编译,但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很值得学习和深究的,虽然总是觉得也是一种政治管理手段,可是存在就是合理,过段时间要再看一次,也许就会有另一种理解
- 人(书中叫君子)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没有人监督的时候,是否还能够表里如一,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呢?若能做到,君子也。这也是古人对君子的一个基本要求
- 华杉讲透系列非常好,可以让孩子也研读学习,切己体察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很棒的一本书,值得再看几次;作者虽然看起只是转述,但是怎么挑选参考解读版本,选择哪一个,然后还可以结合当下的情况来讲解
- 历来人们的理解,只注重对于“中”的理解。其实不然,要研究中庸思想,最重要的材料是《论语》与《中庸》,在我看来中庸思想的关键是《中庸》里说的“君子而时中”的“时中”二字。
- 封面设计可以,但是没得实质内容,就是照抄古人的东西,写你点心得,完全没得看下去的必要
- 认真读了华杉讲透系列,《孙子》、《论语》都让人心有契契,脑洞大开。正在读《王阳明》,非常启发人,是我读过解读《传习录》最好书籍之一。如此看来,《大学》《中庸》一脉相承,必然是一本好书。
-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开篇就阐明,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并贯穿全文
- 数年前,华杉就开始了经典阐释型写作,至今已出版有《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即将出版《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华杉讲透资治通鉴》。
- 《大学》开篇就阐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知、止、定、静、安、虑、得 这七证功夫。并详细说明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想要落实在格物上,然后才能知至。
- 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
- 儒门提供了另一个监督纠正机制,不得其善,则不得其位,其他人可以拨乱反正。这种机制大约应当是在《春秋》中体现吧。但是这种拨乱反正并没有按其想象的那样发挥作用。
- 学习中庸之道,就是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理,也即学习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间关系的道理。修道,以仁为根本,辅以知和勇之德。
- 在大学里提出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 《大学》是儒家修身的心法与目标,是做人的“达道”。这是思孟学派的作品。几个字可以总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此谓之八目。
- 华杉对国学经典的精彩解读,是知行合一式的心得感悟,比起一般纯学术解读更接地气,在写作手法上也更通俗易懂,年轻人容易接受理解。
- 如何“修身”?则《大学》、《论语》之要旨也。一则施“教”,“……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选取俊秀,这些人是国之精英,“学而优则仕”,君子乃治国之材。“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王维诗)呀。
- 《大学》的三纲八目对个人发展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虽然或许不太适用于当代中国……其中治国的一些理念与当前社会现状相比较会让人很有感触。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两篇开头都是作为启示的经目。后面是谈话,重要性不强。
- 不同的人阅读中庸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过初读还是不能完全自己编译,但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很值得学习和深究的
- 每个人在遇到困境中是最能让心灵去思考的,因为只有在这些时候,我们才会遇见最真实的自己,我们才会卸去尘世的铅华大量自己的心灵,通往至善之道。
- 其中贯穿始终的是一个“诚”字,诚就是不自欺欺人,就是君子慎独,就是博学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一系列修炼。
- 研习经典源于经典文献文本之本意内涵。但是穿越千年流传之文字,往往会随时代而发生了语音、字义层面的转变,甚至有的会产生一些误解与歧义。
-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被称为“四书之首”。《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奥,被朱熹称为“孔门传授心法”,列为“四书”中的高阶读本。
- 格物致知是一种内化的实践理性,是修齐治平的基础。可以说,《大学》中的君子之教,实则从“诚意正心”开始,只有这样一些修身的基础,或者说成“人”之道,才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首要之义。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大学中庸》是儒家思想最精华所在,而华杉老师能够结合修身(个人领导力)和企业经营两个方面把这些道理讲得直白透彻。
- 算上本書,華杉就把四書讲解完了! 我看又出了本讲資治通鑑的, 今后可以繼續讲二十四史, 為往聖繼絕學, 華杉先生不僅是說,而且在做! 不容易! 堅持下去、久久為功!
- 学习古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了解其历史以及文化的基础。但是之前一直没有好好读过。中庸有云,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涛。
- 从内部进行思想控制自纠自察的机制,而这被强调到了最高境界。越接近至善明德者,其在位越靠上,至德为“天子”,理论上一国之尊应是圣人才能居之,所以尧舜被神圣化。
- 非常好的书,讲的很通透,极具实用性。做事先做人,做人先正心,儒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常好。
- 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 中国人永远关注的问题,是“天地人”的问题,怎样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怎样“修身”。西方人总是在强调如何发挥自身的潜能。中国人总是在强调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西方的训诫总是在强调人要怎样做,中国的训诫总是在强调人不能怎样做。
- 华杉对国学经典的精彩解读,是知行合一式的心得感悟,比起一般纯学术解读更接地气,在写作手法上也更通俗易懂,年轻人容易接受理解,我认为价值非凡
- 中庸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去看的书,尤其里面对于个人修养的文段让我受益匪浅,至于政治方面的段落,由于个人抱负问题,感觉没有那么有用。
- 古之学者为己,修养是个人的事,凡事反求诸己,做到对自己诚,对朋友信,对所有人仁。儒家思想虽然宏大,但却讲究从最精微处发显,层层递进,从成就自己到达人,从亲亲到爱民,从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修齐治平。
- 和作者承诺的“无需半点古文基础,也能完全读懂《大学中庸》”一样,这本书首先做到了通俗透彻地表达原著的本意,这已是极不容易了。
- 完完全全读不懂的《大学中庸》在这里有了不同的解释方法,或许能读的明白,或许还是看不明白。不过,重要的,我们在读,在学习她。
- 毕竟是经典,2000多年后读,依然有不少让人击节的地方。老祖宗面对太初的苍天,以崇神般的至诚,参得了一部分天道。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