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易中天谈美
作者: 易中天
书号: 9787532176878
格式: EPUB
出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6月 2020
大小: 0.51MB
语言: 中文
杨春时先生对实践美学(准确地说应称之为“旧实践美学”)的批评,应该说是相当有力的。较之以“反映论”为代表的“前实践美学”,旧实践美学虽然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却仍陷于客观论和决定论的桎梏不能自拔,以至于有诸如“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之类于情不合于理不通的说法。依逻辑,一个东西,要么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要么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哪有什么“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社会性和客观性并非一个逻辑层面上的东西,怎么能统一,又如何统一?究其所以,无非既不愿意放弃客观论和决定论的立场,又不愿意像彻底的客观派美学那样,干脆主张美是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正是这种理论上的不彻底,造成了旧实践美学在逻辑上的混乱和在论争中的尴尬。只要不转变这个立场,引进再多的新范畴(无论是实践范畴还是其他什么范畴)都无济于事。即便没有后实践美学的批判,旧实践美学也终将作为一个被扬弃的环节而退出历史舞台。这并不仅仅因为旧实践美学在成为主流学派以后“无所建树,停止发展”,更因为它在理论上“先天不足”,具有无法克服的自身矛盾。
然而,后实践美学虽然对旧实践美学攻势凌厉频频得手,其自身理论建设的基础却也相当脆弱,无法真正取代旧实践美学。杨春时先生批评实践美学关于审美起源的说法——原始人在自己劳动创造的产品中看到自己的本质力量,因而产生喜悦的心情“只是一种臆测” [1] ,但他提出“审美发源于非理性(无意识)领域”,难道就不是臆测?至于审美“突破理性控制,进入到超理性领域”,就更是问题多多。什么叫“超理性领域”?杨春时先生说是“终极追求”。我不知道他说的“终极追求”又是什么。我只知道,如果它真是超理性的,是类似于道、禅、般若、真如一类的东西,那它就不能为理性所把握,只能诉诸体验甚至超感体验,也用不着什么美学。如果说对超感经验或超感体验之类的描述也是美学的话,那也不是什么“后实践美学”的事。因为老庄禅宗等等早就说得很多而且很透彻了。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