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社会学的意识》的目的不在于向读者提供一个社会学概述,而在于呈现一种社会学的意识。通过引入对社会阶级、犯罪与反常、官僚制中的工作方式、宗教和政治组织的变迁等主题的研究,作者深入探究了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社会对个人的塑造之间的张力关系,并且展现了社会学作为一种视角在理解现代世界方面的独特价值。
编辑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社会学的意识》并不像一般入门作品那样介绍学科的发展历史、学术分支、代表人物,而是努力呈现一种社会学的意识,集中谈论社会学是什么,不是什么。清华大学教授秦晖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史蒂夫·布鲁斯,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1954年生于爱丁堡。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社会中宗教的本质、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作品包括《佩斯利涡旋纹:北爱尔兰的宗教与政治》(2007)、《政治与宗教》(2003)、《上帝已死:西方的世俗化》(2002)、《基要主义》(2001)等。
精彩书评
史蒂夫·布鲁斯出色地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极少有职业社会学家在面对这样的任务时能如此泰然自若。书中的观点以引人深思和极为机智的方式呈现出来,行文的笔调与风格也值得称许。
——牛津大学 戈登·马歇尔
——牛津大学 戈登·马歇尔
目录
前言
致谢
1 社会学的地位
2 社会结构
3 原因与结果
4 现代世界
5 江湖骗子
索引
英文原文
致谢
1 社会学的地位
2 社会结构
3 原因与结果
4 现代世界
5 江湖骗子
索引
英文原文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社会学的地位
社会学与科学
自我们开始瞩目干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和支配之日起,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就一直试图将成功的现代科学,与诸如从石头里炼出金子或通过占星来预知未来这样的死脑筋区别开来。遗憾的是,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提出泾渭分明的界线,当我们审视真正的科学家实际所做的一切时,往往发现科学的工作寿命与哲学家们所描绘的图画并不匹配。不过,我们可以列出一系列特征,比如,这些特征更可能存在于天文学而不是占星术中。尽管我们无法绝对肯定地将关于物质世界的一些观点划分为科学和伪科学,但我们仍能有益地讨论“或多或少”具有科学性的事物。
良好的起点是先肯定任何一种好的科学理论应该是内在一致的。这就直接地将科学理论与一般认为的圈外人观点区别开来。我母亲经常自相矛盾。她这回说的与她下回说的是两码事,但她几乎从来没有为此而感到不安。她曾经批评一家路边咖啡店,说那里的食物很糟,但同时又说分量太少了。
好的科学理论应该与证据相符合。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此方面,跟圈外人相比,科学家应该对一切有更严谨的要求。比如,传统医学与非传统医学遵循着截然不同的标准。尽管医药公司受到商业规律的驱动,要赶在竞争对手之前将新药推向市场,但它们仍须对产品加以长期而广泛的试用。在“双盲”测试中,大批病人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试用新药,另一组试用无害又无效的“安慰剂”。在试用结束之前这些分配是保密的,病人和医生都不知道谁在服用真正的药物,谁在服用安慰剂。只有当药物实验组病人的状况比安慰剂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时,新药物的临床试验才被视为药物有效性的可靠证据。相反,信仰疗法、针灸或磁性疗法等非传统疗法很少得到测试;医生的个人经验,再加上一些奇迹般治愈的传闻,被人认为足以证明其有效性。这类测试从来都不是双盲,因此,任何感知到的改善都可能是安慰剂的效果,并且这种可能性永远都消除不了。
第三,科学总是在不断变化。在某种绝对永恒的意义上,科学的发现永远都不是“正确的”;它们永远是暂时的,总是能被改进。此一世纪中令人信服的正统教义在下个百年会成为历史故旧。说科学导致进步有点牵强,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将去向何方,但我们无疑知道我们到过哪里,因而可以说科学逐步远离谬误。此外,如果将医学对实验证据的依赖和非传统疗法对传统的依赖加以对比,我们同样能看出端倪。在巴哈花药疗法、风水以及指压按摩领域,几百年来取得的成效(尤其是在未遭现代性污染的文化里)使它获得了合法性。鉴于如身体循环系统这类医学原理是较新的发现,某种观点的年代未给科学家留下印象就不足为奇了。
在坏的科学(如埃利希·冯·达尼肯声称埃及金字塔是由来访的太空人建造的)中,理论是由脱离语境的零星事实加以证明的。在好的科学里,用一种解释来替换另一种解释的关键,在于系统收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大量数据资料。
但这样做还不够,因为几乎没有什么观点会荒诞到完全无法找到支持的证据。要找到相信的理由是很容易的。一种更有效的检验是寻找不信的理由,寻找不符合这些观点的证据。在好的科学里,最具说服力的是这样的观点,它们经受住了试图证明其错误的多次尝试。
这向我们展现了好的科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它对待失败的方式。想象一下我提出一种关于次原子粒子行为的新理论。在实验室里,在那些我按照自己的观点训练过的学生们的辅助下,我获得了与我的理论吻合的大量实验数据。但随即,别的地方的科学家重复了我的研究,却没有证实我的发现。此时,我应该根据这个新的证据重新考察我的理论。假如我的理论能通过修正而涵盖新的结果,或能解释为何新的实验数据存在误导,它就站住脚了。假如不能,我们就该放弃它。
倘若我们看一下另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价值就显而易见。一位患有严重皮疹的病人到一个巫医那里求医。巫医用药使一只鸡中毒,然后,根据这只鸡临死前摇摇晃晃的姿态,确定病因是病人的弟媳妇对他施了魔法。巫医于是给了病人一个符咒,嘱咐他戴上一周,魔法自会被驱除,皮疹自会消失。但这一招并不灵验:一个月后,病人身上的皮疹丝毫没有好转。巫医没有总结说,皮疹由恶魔引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符咒没有任何医治功能,相反,他解释说符咒不灵验是因为病人缺乏诚意。看起来失败之事反而成了这一信仰体系进一步的佐证。
第二章 社会结构
对社会学的界定
大多数学科可以根据其关注焦点或基本假设加以描述。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学家研究经济,也可以说,经济学家假定人类行为的一个根本原理是“达到最大值”的欲望。假如能在两家商店以不同价格购买到同样的产品,我们就会选择去较便宜的那一家。正是从这个简单假定出发,一个日趋复杂的假定体系渐渐扩展。譬如,经济学家继续假定,随着小麦价格的下跌,对它的需求就会增加。随着小麦价格的上扬,农民就会生产更多小麦。
同样,我们可以将社会学描述为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研究,社会学的内容通常被分成现代社会的阶级结构、家庭、犯罪和反常、宗教等主题。然而,罗列我们所研究的内容并不能使我们了解社会学研究方法有些什么特点。正如带有垂饰的手链一样,这种对社会学的描述将大量重要的观察悬在中心线四周,这个中心线由以下部分组成:现实是在社会中建构的;我们的行为具有隐蔽的社会原因;大部分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人类创造文化
当达尔文的进化论渗入大众文化时,人类便司空见惯地被看做只是极为聪明的动物。20世纪初,本能概念提供了一种解释人类行为的常用方法。20世纪末,基因图谱领域的进步使我们能对某些类型的疾病作出解释,人类受自身的生物学规律支配这一观点又一次流行起来。
要驳回生物决定论的那些更极端形式,一种简单方式是强调我们有意排斥本能的许多做法。我们也许有生的意愿,但我们可以自杀。女人也许有繁殖的意愿,但她们可以选择不生育且仍然过着显然是很满足的生活。我们或许有强烈的性欲,但仍可能独身。假如我们注意到,在什么是直觉的这个问题上存在着相当大的文化差异,上述生物学主张便进一步被削弱。人们不仅自杀,而且在不同的社会中自杀率也不同,无子女家庭的比率也是如此。无论本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何种作用,它都因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
然而,生物学能提供一个有用的起点:假如我们了解低等动物受生物性支配的程度,进而意识到这些规律在多大程度上无法作用于人类,我们就能看到文化的极端重要性。蚂蚁不考虑是否跟随领头蚂蚁。它们互相跟随,这是它们的基因编排使然。鲑鱼不考虑何处有利于繁殖,它们会自动回到先前的产卵之地。相反,人几乎没有从自身的生物性中获得指引,关于个体自我管理和群体协调的难题也就随之而来。正如我将要阐述的,接下来的一切完全是人为的,因为它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已经解决的。然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我们会认识到这些解决方法的重要性。
在把人类状况的巨大潜力和其他动物享有的非常有限的机会进行对比时,阿诺德·格伦使用了“世界开放性”这个词。我们的实践能力远远强于其他物种。公牛能进食、走路并四处跑动,用头猛顶其他公牛,并趴到发情的母牛身上交配。差不多就是这样。公牛无法超越所处环境的限制。我们能在阿拉斯加的冰下建造城镇,在那里,那些从结冰的废料中提取石油的工人在热腾腾的电影院里可以一边享受水流按摩浴,一边观点好莱坞电影。我们能做的事太多,因此,如果没有关于我们该做什么的某些准则,我们将因难以抉择而手足无措。因此,我们通过创建惯例和形成习惯来简化这一切。今天有效的东西变成了明天的行为模板。我们每天大约在同一时间起床,吃同一类食物,穿同一类衣服。通过忽视我们的大多数可能性并将其余可能性中的大部分视为习惯,我们只将世界的一小块领域留给自由选择、经过思考的行为。
然而,即使习惯形成过程使世界的开放性易于把握,我们也仍会受到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所说的那种人天生的焦虑的摧残。涂尔干的出发点是:“没有任何生物能够幸福甚或能够生存,除非它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手段完全相称。”对于大多数其他动物来说,这种平衡的建立是“自动自发性的”。蚂蚁的目标单纯并由它的生物性决定。它所能实现那些目标的程度取决于它的环境。蚂蚁或者得到满足,或者死亡。因此,谈论一只不快乐或离群或受挫的蚂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社会学与科学
自我们开始瞩目干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和支配之日起,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就一直试图将成功的现代科学,与诸如从石头里炼出金子或通过占星来预知未来这样的死脑筋区别开来。遗憾的是,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提出泾渭分明的界线,当我们审视真正的科学家实际所做的一切时,往往发现科学的工作寿命与哲学家们所描绘的图画并不匹配。不过,我们可以列出一系列特征,比如,这些特征更可能存在于天文学而不是占星术中。尽管我们无法绝对肯定地将关于物质世界的一些观点划分为科学和伪科学,但我们仍能有益地讨论“或多或少”具有科学性的事物。
良好的起点是先肯定任何一种好的科学理论应该是内在一致的。这就直接地将科学理论与一般认为的圈外人观点区别开来。我母亲经常自相矛盾。她这回说的与她下回说的是两码事,但她几乎从来没有为此而感到不安。她曾经批评一家路边咖啡店,说那里的食物很糟,但同时又说分量太少了。
好的科学理论应该与证据相符合。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此方面,跟圈外人相比,科学家应该对一切有更严谨的要求。比如,传统医学与非传统医学遵循着截然不同的标准。尽管医药公司受到商业规律的驱动,要赶在竞争对手之前将新药推向市场,但它们仍须对产品加以长期而广泛的试用。在“双盲”测试中,大批病人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一组试用新药,另一组试用无害又无效的“安慰剂”。在试用结束之前这些分配是保密的,病人和医生都不知道谁在服用真正的药物,谁在服用安慰剂。只有当药物实验组病人的状况比安慰剂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时,新药物的临床试验才被视为药物有效性的可靠证据。相反,信仰疗法、针灸或磁性疗法等非传统疗法很少得到测试;医生的个人经验,再加上一些奇迹般治愈的传闻,被人认为足以证明其有效性。这类测试从来都不是双盲,因此,任何感知到的改善都可能是安慰剂的效果,并且这种可能性永远都消除不了。
第三,科学总是在不断变化。在某种绝对永恒的意义上,科学的发现永远都不是“正确的”;它们永远是暂时的,总是能被改进。此一世纪中令人信服的正统教义在下个百年会成为历史故旧。说科学导致进步有点牵强,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将去向何方,但我们无疑知道我们到过哪里,因而可以说科学逐步远离谬误。此外,如果将医学对实验证据的依赖和非传统疗法对传统的依赖加以对比,我们同样能看出端倪。在巴哈花药疗法、风水以及指压按摩领域,几百年来取得的成效(尤其是在未遭现代性污染的文化里)使它获得了合法性。鉴于如身体循环系统这类医学原理是较新的发现,某种观点的年代未给科学家留下印象就不足为奇了。
在坏的科学(如埃利希·冯·达尼肯声称埃及金字塔是由来访的太空人建造的)中,理论是由脱离语境的零星事实加以证明的。在好的科学里,用一种解释来替换另一种解释的关键,在于系统收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大量数据资料。
但这样做还不够,因为几乎没有什么观点会荒诞到完全无法找到支持的证据。要找到相信的理由是很容易的。一种更有效的检验是寻找不信的理由,寻找不符合这些观点的证据。在好的科学里,最具说服力的是这样的观点,它们经受住了试图证明其错误的多次尝试。
这向我们展现了好的科学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它对待失败的方式。想象一下我提出一种关于次原子粒子行为的新理论。在实验室里,在那些我按照自己的观点训练过的学生们的辅助下,我获得了与我的理论吻合的大量实验数据。但随即,别的地方的科学家重复了我的研究,却没有证实我的发现。此时,我应该根据这个新的证据重新考察我的理论。假如我的理论能通过修正而涵盖新的结果,或能解释为何新的实验数据存在误导,它就站住脚了。假如不能,我们就该放弃它。
倘若我们看一下另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价值就显而易见。一位患有严重皮疹的病人到一个巫医那里求医。巫医用药使一只鸡中毒,然后,根据这只鸡临死前摇摇晃晃的姿态,确定病因是病人的弟媳妇对他施了魔法。巫医于是给了病人一个符咒,嘱咐他戴上一周,魔法自会被驱除,皮疹自会消失。但这一招并不灵验:一个月后,病人身上的皮疹丝毫没有好转。巫医没有总结说,皮疹由恶魔引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符咒没有任何医治功能,相反,他解释说符咒不灵验是因为病人缺乏诚意。看起来失败之事反而成了这一信仰体系进一步的佐证。
第二章 社会结构
对社会学的界定
大多数学科可以根据其关注焦点或基本假设加以描述。因此,我们可以说经济学家研究经济,也可以说,经济学家假定人类行为的一个根本原理是“达到最大值”的欲望。假如能在两家商店以不同价格购买到同样的产品,我们就会选择去较便宜的那一家。正是从这个简单假定出发,一个日趋复杂的假定体系渐渐扩展。譬如,经济学家继续假定,随着小麦价格的下跌,对它的需求就会增加。随着小麦价格的上扬,农民就会生产更多小麦。
同样,我们可以将社会学描述为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研究,社会学的内容通常被分成现代社会的阶级结构、家庭、犯罪和反常、宗教等主题。然而,罗列我们所研究的内容并不能使我们了解社会学研究方法有些什么特点。正如带有垂饰的手链一样,这种对社会学的描述将大量重要的观察悬在中心线四周,这个中心线由以下部分组成:现实是在社会中建构的;我们的行为具有隐蔽的社会原因;大部分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人类创造文化
当达尔文的进化论渗入大众文化时,人类便司空见惯地被看做只是极为聪明的动物。20世纪初,本能概念提供了一种解释人类行为的常用方法。20世纪末,基因图谱领域的进步使我们能对某些类型的疾病作出解释,人类受自身的生物学规律支配这一观点又一次流行起来。
要驳回生物决定论的那些更极端形式,一种简单方式是强调我们有意排斥本能的许多做法。我们也许有生的意愿,但我们可以自杀。女人也许有繁殖的意愿,但她们可以选择不生育且仍然过着显然是很满足的生活。我们或许有强烈的性欲,但仍可能独身。假如我们注意到,在什么是直觉的这个问题上存在着相当大的文化差异,上述生物学主张便进一步被削弱。人们不仅自杀,而且在不同的社会中自杀率也不同,无子女家庭的比率也是如此。无论本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何种作用,它都因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
然而,生物学能提供一个有用的起点:假如我们了解低等动物受生物性支配的程度,进而意识到这些规律在多大程度上无法作用于人类,我们就能看到文化的极端重要性。蚂蚁不考虑是否跟随领头蚂蚁。它们互相跟随,这是它们的基因编排使然。鲑鱼不考虑何处有利于繁殖,它们会自动回到先前的产卵之地。相反,人几乎没有从自身的生物性中获得指引,关于个体自我管理和群体协调的难题也就随之而来。正如我将要阐述的,接下来的一切完全是人为的,因为它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已经解决的。然而,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我们会认识到这些解决方法的重要性。
在把人类状况的巨大潜力和其他动物享有的非常有限的机会进行对比时,阿诺德·格伦使用了“世界开放性”这个词。我们的实践能力远远强于其他物种。公牛能进食、走路并四处跑动,用头猛顶其他公牛,并趴到发情的母牛身上交配。差不多就是这样。公牛无法超越所处环境的限制。我们能在阿拉斯加的冰下建造城镇,在那里,那些从结冰的废料中提取石油的工人在热腾腾的电影院里可以一边享受水流按摩浴,一边观点好莱坞电影。我们能做的事太多,因此,如果没有关于我们该做什么的某些准则,我们将因难以抉择而手足无措。因此,我们通过创建惯例和形成习惯来简化这一切。今天有效的东西变成了明天的行为模板。我们每天大约在同一时间起床,吃同一类食物,穿同一类衣服。通过忽视我们的大多数可能性并将其余可能性中的大部分视为习惯,我们只将世界的一小块领域留给自由选择、经过思考的行为。
然而,即使习惯形成过程使世界的开放性易于把握,我们也仍会受到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所说的那种人天生的焦虑的摧残。涂尔干的出发点是:“没有任何生物能够幸福甚或能够生存,除非它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手段完全相称。”对于大多数其他动物来说,这种平衡的建立是“自动自发性的”。蚂蚁的目标单纯并由它的生物性决定。它所能实现那些目标的程度取决于它的环境。蚂蚁或者得到满足,或者死亡。因此,谈论一只不快乐或离群或受挫的蚂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前言/序言
在这套“牛津通识读本”中,英国社会学家S.布鲁斯写的这本《社会学简介》(本书译为《社会学的意识》)是很有特色的一本。它没有像一些入门书那样介绍本学科的简要发展史和主要学术分支、学派及代表人物等等,而是集中地谈了一个问题,即社会学是什么,不是什么。作者强调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的一门实证性学科,它属于“社会科学”而不属于“人文学科”。而且从全书开篇就强调这一点,直到最后一段要求把“江湖骗子”从社会学界排除出去,看来这“清理门户”的工作是全书的主要关注点所在。这的确很有意思。
通常人们认为,“社会科学”只解决实然的问题或“是如何”的问题,而“人文学科”则往往与应然的问题即“应该如何”的问题相关。后者无可避免地会把学者自己的价值观与文化偏好带进来,而前者则相反,它应该尽量排除这些主观因素的干扰。就像一个物理学家可能是基督徒,另一个物理学家可能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们都不能把基督教或马克思主义带进物理学研究中,物理学也不可能有什么基督教学派或马克思主义学派。物理学只讨论客观事实,而且物理学家不管个人信仰有多少差异,在讨论物理学时都只能用公认的学术概念、在公认的学术范式下进行。
而在布鲁斯看来,社会学作为社会“科学”应该和自然科学类似,具有价值中立、客观性、可验证和可证伪等特点,而不同于像文、史、哲那样指向价值关怀的“人文学科”。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与各种以批判社会、影响社会、改造社会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理论”完全不同。按布鲁斯的看法,如果某人赋予社会研究太过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以至于以某种正义的激情冲淡了作为社会学生命的科学性,那他就成了“江湖骗子”而应当被从社会学学术圣殿中革除教门。应该说,这种强调客观性的实证主义传统在西方社会学中源远流长,从学术渊源上讲,布鲁斯的这些观点可以上溯到他所谓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中的涂尔干的观点,而涂尔干的观点又来自发明了“社会学”一词、并在科学至上的理念下把它解释为“社会物理学”的实证主义者孔德。
但另一方面,布鲁斯也指出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比较难。因为如果说自然科学都有可能出现类似于生物学中的“李森科现象”这类主观政治偏好扭曲科学研究的弊病,那么以研究者自己也置身其中的人类社会为目的的“社会科学”就更难做到价值中立,而不受研究者价值关怀先入之见的影响。
尤其是他指出,近代社会学在其创立的时期,对现存社会不满并希望变革和改造现存社会的主观意图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在这类意图推动下产生了现代社会学继承下来的第一批学术成果。而布鲁斯列举的近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即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无不是以其鲜明的价值偏好作为研究动力的人。马克思对现存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抗议和建立新社会的热情、韦伯对新教的虔诚信仰,都使他们的研究打下了明显的价值烙印。如果严格按照布鲁斯的定义,他们恐怕都难逃“江湖骗子”之讥。即便是三人中最鲜明地继承孔德实证主义、明确强调要把社会作为“自然现象”来研究、持“绝对客观”立场的涂尔干,也不能不先后受到圣西门主义、迈斯特尔保守主义和天主教伦理的影响,诚如后人评论的:“他的社会学研究实践是否与他(关于绝对客观)的论述相符,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见《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涂尔干条)
而布鲁斯所在的英国社会学传统,如他所说,则与韦布夫妇(B.&S. Webb,通译韦伯夫妇,本书译为韦布大概是为免于与马克斯·韦伯即M. Weber相混淆)创立的费边社有极大的关系。费边社的思想库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也向来是英国社会学的重镇。这个传统下的社会学也是以倾向社会平等的强烈社会关怀著称,对于他们而言,保持价值中立,把社会当作一个物理对象那样予以纯粹客观、实证的研究,也绝非易事。
但实际上,上述这些怀有强烈价值偏好的人自己也从未放弃“客观”、“科学”这类诉求而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某种信仰的布道者甚至是某种政治派别的宣传家。就以价值取向最为强烈的马克思而言,他也是以“科学”自许而自傲于此前所谓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因此如何在价值偏好难以免除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客观、科学地研究社会问题,就成了现代社会学研究能否具有生命力、能否给人类提供有效知识增量并具有学术公信力的关键。
关于这一点,布鲁斯指出研究者把客观性作为一个目标来追求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事实上主观偏好的影响难以完全排除,但是那总比放弃此种追求、任意以主观价值偏好来剪裁客观现实的做法强得多。用布鲁斯的话说:“尽管绝对无菌的环境无法实现,但我们总还是愿意在手术室里、而不是在下水道里做手术。”在许多情况下,也许价值偏好更多地决定了一个人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但对于这个问题本身他还是必须追求客观的、科学的认知。例如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许对研究劳资、主佃这类“阶级关系”特别感兴趣,这是其价值偏好使然,但是对于“阶级关系”本身他仍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地去考察,比如说要进行大样本的统计调查,而不是仅凭“三条石”之类的例子得出“政治正确”的结论;比如说要搞无压力下的入户访谈,而不是仅凭动员式的“大会控诉”;比如说要计算一般性的基尼系数,而不是仅凭若干典型故事甚至是创作出来的故事来渲染“两极分化”;等等。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布鲁斯把马克思列为近代社会学的创立者之一,我国社会学界却公认这门学科是改革后才建立或“恢复”的,而在改革前尽管马克思的名声在我国如雷贯耳,他参与开创的这门学科却不能存在。其实何止社会学,其他“社会科学”不是一样吗?甚至就是张扬价值观的“人文学科”,那种张扬也必须是“说真话”才有可信度。在宗教审判的时代怎么可能有真正的“人文学科”?
中国改革时期“恢复”的社会学由于处在社会剧烈变动的转型状态,与已经定型的现代西方社会不同,但却与本书提及的近代社会学开创的那个激荡时代有点类似,所以怀着强烈的价值关怀来研究社会的现象可能不亚于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西方。因此社会学的客观、实证与科学性的问题,在我们这里恐怕比布鲁斯那里更突出。
对于由难免持有特定价值偏好的研究者组成的“社会学界”如何做到价值中立和科学实证性,本书谈了很多。但有一点他们可能无须谈,对我们却很重要的:那就是每个人的价值偏好对自己的社会学研究的影响也许难以完全避免。但是在整个学界假如这些偏好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甚至是有组织的,也就是说并非只准有一种偏好,而是可以你有这种偏好,我有那种偏好,并且构成一种竞争格局的话,那么在“偏好在于选择问题,而研究问题还须实证;偏好在于选择材料,而各种材料皆能公开;偏好在于解释材料,而各种解释皆有自由”的环境下,各种偏好就可能既成为研究兴趣和动力之源,又在总体上形成互纠互补,使各种“片面的深刻”共同促进知识增量的生产。
这样,也许每个研究者都无法完全做到“价值中立”,但整个学界却可以实现“价值中和”,建立自己客观、实证的公信力。价值关怀对于“社会科学”科学性而言就可以成为一种正面的、而非负面的因素,“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也就不是互相悖谬、互相冲突,而是关于人的知识中互相促进的两翼。
相反,如果“只准有一种偏好”,那就不仅社会科学,连自然科学都会产生“李森科现象”:本书提到的李森科与拉马克也许有共同的偏好并因此持有类似观点,但李森科时代只准有一种偏好,拉马克时代却并非如此,因此“李森科生物学”完全成了伪科学,而拉马克尽管其具体观点可以被证伪,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有贡献的生物学家。
我想,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也是如此。
通常人们认为,“社会科学”只解决实然的问题或“是如何”的问题,而“人文学科”则往往与应然的问题即“应该如何”的问题相关。后者无可避免地会把学者自己的价值观与文化偏好带进来,而前者则相反,它应该尽量排除这些主观因素的干扰。就像一个物理学家可能是基督徒,另一个物理学家可能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们都不能把基督教或马克思主义带进物理学研究中,物理学也不可能有什么基督教学派或马克思主义学派。物理学只讨论客观事实,而且物理学家不管个人信仰有多少差异,在讨论物理学时都只能用公认的学术概念、在公认的学术范式下进行。
而在布鲁斯看来,社会学作为社会“科学”应该和自然科学类似,具有价值中立、客观性、可验证和可证伪等特点,而不同于像文、史、哲那样指向价值关怀的“人文学科”。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与各种以批判社会、影响社会、改造社会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思想”和“社会理论”完全不同。按布鲁斯的看法,如果某人赋予社会研究太过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以至于以某种正义的激情冲淡了作为社会学生命的科学性,那他就成了“江湖骗子”而应当被从社会学学术圣殿中革除教门。应该说,这种强调客观性的实证主义传统在西方社会学中源远流长,从学术渊源上讲,布鲁斯的这些观点可以上溯到他所谓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中的涂尔干的观点,而涂尔干的观点又来自发明了“社会学”一词、并在科学至上的理念下把它解释为“社会物理学”的实证主义者孔德。
但另一方面,布鲁斯也指出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比较难。因为如果说自然科学都有可能出现类似于生物学中的“李森科现象”这类主观政治偏好扭曲科学研究的弊病,那么以研究者自己也置身其中的人类社会为目的的“社会科学”就更难做到价值中立,而不受研究者价值关怀先入之见的影响。
尤其是他指出,近代社会学在其创立的时期,对现存社会不满并希望变革和改造现存社会的主观意图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在这类意图推动下产生了现代社会学继承下来的第一批学术成果。而布鲁斯列举的近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即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无不是以其鲜明的价值偏好作为研究动力的人。马克思对现存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抗议和建立新社会的热情、韦伯对新教的虔诚信仰,都使他们的研究打下了明显的价值烙印。如果严格按照布鲁斯的定义,他们恐怕都难逃“江湖骗子”之讥。即便是三人中最鲜明地继承孔德实证主义、明确强调要把社会作为“自然现象”来研究、持“绝对客观”立场的涂尔干,也不能不先后受到圣西门主义、迈斯特尔保守主义和天主教伦理的影响,诚如后人评论的:“他的社会学研究实践是否与他(关于绝对客观)的论述相符,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见《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涂尔干条)
而布鲁斯所在的英国社会学传统,如他所说,则与韦布夫妇(B.&S. Webb,通译韦伯夫妇,本书译为韦布大概是为免于与马克斯·韦伯即M. Weber相混淆)创立的费边社有极大的关系。费边社的思想库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也向来是英国社会学的重镇。这个传统下的社会学也是以倾向社会平等的强烈社会关怀著称,对于他们而言,保持价值中立,把社会当作一个物理对象那样予以纯粹客观、实证的研究,也绝非易事。
但实际上,上述这些怀有强烈价值偏好的人自己也从未放弃“客观”、“科学”这类诉求而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某种信仰的布道者甚至是某种政治派别的宣传家。就以价值取向最为强烈的马克思而言,他也是以“科学”自许而自傲于此前所谓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因此如何在价值偏好难以免除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客观、科学地研究社会问题,就成了现代社会学研究能否具有生命力、能否给人类提供有效知识增量并具有学术公信力的关键。
关于这一点,布鲁斯指出研究者把客观性作为一个目标来追求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事实上主观偏好的影响难以完全排除,但是那总比放弃此种追求、任意以主观价值偏好来剪裁客观现实的做法强得多。用布鲁斯的话说:“尽管绝对无菌的环境无法实现,但我们总还是愿意在手术室里、而不是在下水道里做手术。”在许多情况下,也许价值偏好更多地决定了一个人选择什么问题来研究,但对于这个问题本身他还是必须追求客观的、科学的认知。例如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许对研究劳资、主佃这类“阶级关系”特别感兴趣,这是其价值偏好使然,但是对于“阶级关系”本身他仍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地去考察,比如说要进行大样本的统计调查,而不是仅凭“三条石”之类的例子得出“政治正确”的结论;比如说要搞无压力下的入户访谈,而不是仅凭动员式的“大会控诉”;比如说要计算一般性的基尼系数,而不是仅凭若干典型故事甚至是创作出来的故事来渲染“两极分化”;等等。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布鲁斯把马克思列为近代社会学的创立者之一,我国社会学界却公认这门学科是改革后才建立或“恢复”的,而在改革前尽管马克思的名声在我国如雷贯耳,他参与开创的这门学科却不能存在。其实何止社会学,其他“社会科学”不是一样吗?甚至就是张扬价值观的“人文学科”,那种张扬也必须是“说真话”才有可信度。在宗教审判的时代怎么可能有真正的“人文学科”?
中国改革时期“恢复”的社会学由于处在社会剧烈变动的转型状态,与已经定型的现代西方社会不同,但却与本书提及的近代社会学开创的那个激荡时代有点类似,所以怀着强烈的价值关怀来研究社会的现象可能不亚于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西方。因此社会学的客观、实证与科学性的问题,在我们这里恐怕比布鲁斯那里更突出。
对于由难免持有特定价值偏好的研究者组成的“社会学界”如何做到价值中立和科学实证性,本书谈了很多。但有一点他们可能无须谈,对我们却很重要的:那就是每个人的价值偏好对自己的社会学研究的影响也许难以完全避免。但是在整个学界假如这些偏好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甚至是有组织的,也就是说并非只准有一种偏好,而是可以你有这种偏好,我有那种偏好,并且构成一种竞争格局的话,那么在“偏好在于选择问题,而研究问题还须实证;偏好在于选择材料,而各种材料皆能公开;偏好在于解释材料,而各种解释皆有自由”的环境下,各种偏好就可能既成为研究兴趣和动力之源,又在总体上形成互纠互补,使各种“片面的深刻”共同促进知识增量的生产。
这样,也许每个研究者都无法完全做到“价值中立”,但整个学界却可以实现“价值中和”,建立自己客观、实证的公信力。价值关怀对于“社会科学”科学性而言就可以成为一种正面的、而非负面的因素,“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也就不是互相悖谬、互相冲突,而是关于人的知识中互相促进的两翼。
相反,如果“只准有一种偏好”,那就不仅社会科学,连自然科学都会产生“李森科现象”:本书提到的李森科与拉马克也许有共同的偏好并因此持有类似观点,但李森科时代只准有一种偏好,拉马克时代却并非如此,因此“李森科生物学”完全成了伪科学,而拉马克尽管其具体观点可以被证伪,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有贡献的生物学家。
我想,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也是如此。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