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本书基于BCG多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见和服务600余家企业的实战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碳中和的背景、全球针对碳减排做出的努力,并聚焦能源、重工业、汽车、建筑、消费品、互联网高科技及金融7大行业碳中和成功经验,为同行提供有力指引。借鉴国外企业碳中和先进经验,精选24个典型案例,提出中国企业的落地措施;援引自创模型与分析方法,为企业碳中和实施方案提供精准指引;立足各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建言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采取的应对举措。

编辑推荐

  聚焦7大行业,荟萃900余个项目成果,精选24个典型案例,探索中国低碳发展路线图
1.作者专业实力可鉴。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的咨询合作伙伴,BCG自成立58年来,一直致力于协助政府和企业运作社会可持续发展项目,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和实战心得。
2.提供通用方法论。基于自身多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察和实战经验,作者深入浅出、剥丝抽茧,提出不同行业碳减排通用方法论。
3.提供可落地方案。大量援引真实数据,采用建模方式,对7大典型行业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立足国际视角以及服务600余家企业的实践成果,为同行精准提供可落地方案。
4.提供全产业链布局方案。立足不同行业全产业链实际,为企业布局上下游碳减排提供方案。
5.建言中国政府应对策略。立足各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前景,从立法、定标准、出政策等方面给出指引中国当下碳中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简介

  BCG中国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该中心一直致力于同企业和政府合作,帮助它们将承诺转化为行动,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低碳世界,推动技术和经济转型,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该中心汇集了多名具有丰富本地专长、国际经验和全球资源的咨询专家,为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该中心的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多样性、循环经济、脱碳、可持续农业、转型融资、水资源管理和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主题。2021年,BCG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的咨询合作伙伴,进一步助力塑造全球气候议程。

目录

编委会名单(按姓氏音序排列)
前言
第一章 全球碳中和治理的进程及中国碳中和路线图
第一节 碳中和的由来以及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展
第二节 中国的碳减排进程、碳中和挑战及战略意义
第三节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
第二章 企业低碳发展的通用指引:六步走
第一节 企业低碳发展的通用“六步”
第二节 碳排放基线盘查方法
第三章 能源行业:推动电力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变
第一节 整体情况:全球与中国能源行业碳中和发展实践
第二节 抓准能源行业的“牛鼻子”——中国电力行业碳中和前景展望
第四章 重工业:钢铁减排聚焦能源替换、能效提升及工艺升级
第一节 工业碳排放组成及减排挑战:聚焦钢铁行业
第二节 钢铁行业政策现状及碳中和举措
第五章 汽车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减排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减排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全球汽车行业减排目标
第三节 汽车行业减排特点及举措
第六章 建筑行业:创新发展模式,全链路打造绿色低碳建筑
第一节 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趋势及领先实践
第三节 中国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路径“四部曲”
第七章 消费品行业:引领可持续发展趋势,助力产业链碳中和
第一节 碳中和对国内消费品企业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国际消费品龙头企业的碳中和发展进程
第三节 国内消费品企业的碳中和转型之路
第八章 互联网高科技行业:推动运营减排,科技赋能生态碳中和
第一节 “危”“机”四伏:碳中和时代,互联网高科技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第二节 国内外领先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碳中和发展实践
第三节 “小我”与“大我”的和谐统一:中国科技企业可用“三步走”战略引领零碳发展
第九章 金融行业:完善绿色金融能力,驱动全产业的碳中和转型
第一节 绿色金融的战略意义及发展现状
第二节 绿色金融体系的搭建和完善建议
第三节 金融机构所需的绿色金融能力
第十章 举全社会之力推动碳中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个人的碳足迹和碳排放状况
第二节 个人如何实践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全民动员参与碳减排,举全社会之力推动碳中和
致谢

前言

  十年一遇的山火、五十年一遇的高温、百年一遇的洪水……越来越多的证据和研究表明,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不加以积极干预,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5℃,粮食将减产50%,多达75%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了最新研究报告,再度发出对全球变暖后果的紧急警报,认为世界各国应立即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距离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召开不足三个月。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大多数国家均已开启环境治理的行动。时至今日,189个缔约方批准了《巴黎协定》,做出净零承诺的缔约方贡献了全球50%以上的GDP(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进而零排放,中国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未来实现碳中和挑战重重,但是这也是百年不遇的转型机遇——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及个人将协力推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整体转型。
自1963年成立伊始,BCG(波士顿咨询公司)一直致力于解决复杂和影响力深远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帮助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在BCG竭力发挥影响力的众多领域中,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是重中之重。BCG与客户携手合作,帮助他们实现净零排放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BCG也坚持以身作则,减少自身业务和价值链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并承诺到2030年实现对气候的“净零”影响。这个承诺体现了BCG的初心,即助力世界前行者,激发无限潜能。BCG希望通过帮助客户、社区、员工和地球家园,扩大其影响力,实现初心。BCG坚信,帮助客户遵循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的战略,可以释放企业长期价值创造的潜力。
BCG全球及中国区团队长期协助国际组织(比如世界经济论坛、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各国各级政府及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减排增效。在过去的10年中,BCG在社会影响领域累计投入约20亿美元,仅2019年一年就在全球范围内与400多家客户合作了700余个社会影响领域项目,并将在未来10年投资4亿美元用于支持BCG团队在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联盟间开展气候和环境工作。
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唯一咨询合作伙伴,BCG深知扭转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并在持续学习,积累经验。BCG将自身多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察和实战经验汇集成册,深入浅出地、全面地讲解碳中和的背景、全球针对碳减排做出的努力以及中国为了实现2060年碳中和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明中国碳中和路线图,希望帮助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更为深入和全面地理解碳中和。

精彩书摘

  对汽车行业而言,2021年是值得铭记的,这一年被称为“造车大战元年”。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巨头组合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广汽集团+腾讯”“北汽集团+京东”。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显然加快了“大厂造车”的速度。
作为交通运输业的代表,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是全球碳减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汽车行业的碳减排方式非常明确——大力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从传统燃油汽车转向纯电动汽车只是汽车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开端,要想真正实现净零排放,关键在于价值链碳减排。令人振奋的是,车企价值链中的上游企业进行碳减排的成本比较“低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心针。
作为汽车行业碳减排的主要推动者,全球许多车厂制定了明确的碳中和目标,并承诺采取措施。从上游的供应链到下游的用车排放,在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规划中,我们通过研究主流车企的碳中和战略,总结归纳了“六大招式”以助力企业制定并实现碳中和目标。
交通运输业减排是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交通运输业是现代社会的高排放行业,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汽车行业更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代表。对仍处于转型深化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在传统“老三样”升级为“新三样”后,汽车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标配,其普及度堪比当初停满街头巷尾的自行车。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我国汽车年产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不足100万辆持续增长到近年来的2800万辆左右,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6亿辆,千人汽车保有量从不到10辆快速增加到180多辆。但放眼全球,这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随着实体经济的振兴和城市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市场将会被进一步打开,我国潜在的汽车消费能力也将被进一步激活,因此有充分的理由预计我国未来的购车需求还将逐步增加。
因此,推动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减排,对于推动人类转向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推动中国碳中和进程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打造可持续的未来,那些拥有或经营客运、货运车辆以及飞机、货船的交通运输企业需要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探索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0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