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精选第二辑(套装共10册) mobi+azw3+epub

总目录
版权信息
目录Contents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第一章 人类知识之树的构想
第二章 普遍的方法
第三章 我思故我在
第四章 天赋观念论
第五章 上帝的存在和外物的存在
第六章 心身关系和心智哲学
第七章 物理学——自然哲学
第八章 笛卡尔哲学的影响
参考书目
后记
版权信息
目录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修订版引论 关于考据方法的问题
前编 文献疏证
中编 庄子哲学
后编 庄学演变
附录 庄子与萨特的自由观
本版附录一 学术自述
本版附录二 郭象之自足逍遥与庄子之超越逍遥——兼论诠释方向之转折及其评价标准问题
本版附录三 两种逍遥与两种自由
本版附录四 庄子之苦乐观及其现代启示
本版附录五 关于庄子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
引用书目
专名索引
术语索引
版权信息
目录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导论
第一章 为学、为道与为人
第二章 心体与性体
第三章 心物之辩
第四章 良知与德性
第五章 人我之间:成己与无我
第六章 本体与工夫
第七章 知行合一
第八章 言说与存在
第九章 心学的内在张力
第十章 心学的分化与演变
附录一 哲学之路[1]
附录二 儒家的人格学说
附录三 理学的衍化——从张载到王阳明
后记
再版后记
版权信息
目录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再版序
前言
第1章 导论
第2章 分析哲学的领袖及其思想
第3章 语言哲学的主要特征
第4章 挑战常识
第5章 日常语言学派
第6章 语言分析
第7章 逻辑和哲学
附录 分析哲学与哲学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版权信息
目录
英译版前言
第1版序言
第1版前言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导论:价值问题与哲学
第一篇 价值的存在论研究
第二篇 价值的意识论研究
第三篇 价值的实践论研究
简短结语
参考书目
第2版后记
第3版后记
版权信息
目录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2015年版自序
2003年版自序
1993年版自序
题辞
导言 历史转型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上篇 叙事革命:话语与风格
中篇 精神变异:寓言与逃逸
下篇 文化象征:断裂与更新
版权信息
目录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第1章 喜剧与时代
第2章 幽默的喜剧
第3章 讽刺的喜剧
第4章 风俗的喜剧
第5章 丁西林的喜剧
第6章 徐的喜剧
第7章 李健吾的喜剧
第8章 陈白尘的喜剧
第9章 回顾与思考
附录
朱光潜的喜剧思想
中国现代喜剧主要作品编目[1](1927-1939)
主要参考书目
版权信息
目录Contents
再版序
韩文版序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引 言 中西美学比较:缘起、内容、意义
第一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章 中西美学的整体比较
第三章 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
第四章 悲剧:中西文化内在困境的审美凝结
第五章 崇高:中西文化超越意向的审美凝结
第六章 荒诞与逍遥:中西文化自由极境的审美凝结
第七章 文与形式及其深入:中西审美对象结构理论
第八章 典型与意境:中西审美对象的最高境界
第九章 中西美学的创作理论
第十章 中西美学的灵感理论
第十一章 中西美感的主体构成
第十二章 中西审美的具体方式
后记
附录一 主要西方人物原名及生卒年表
附录二 主要西方概念中英对照表
本版附录一 一次关于中西美学比较的中韩对话[1]
本版附录二 比较文化学:缘起、内容、方法[1]
本版附录三 从中西印思想比较,看何以西方率先进入世界现代性进程[1]
本版附录四 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1]
本版附录五 中西美学原理著作的整体比较[1]
版权信息
目录 Contents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增订版序
再版序
Ⅰ 难题和挑战
Ⅱ 生殖技术
Ⅲ 生育控制
Ⅳ 遗传和优生
Ⅴ 有缺陷新生儿
Ⅵ 死亡和安乐死
Ⅶ 器官移植
Ⅷ 行为控制
Ⅸ 政策和伦理学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改变世界的哲学:实践伦理学[*]
附录二 生命伦理学的使命[*]
附录三 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
附录四 可遗传基因组编辑引起的伦理和治理挑战[*]
附录五 对优生学和优生实践的批判性分析[*]
附录六 人类头颅移植不可克服障碍:科学的、伦理学的和法律的层面[*]
附录七 杂合体和嵌合体研究:应该允许 还是应该禁止?——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
附录八 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的伦理问题[*]
附录九 医疗卫生改革和卫生政策在认识和伦理学上的失误[*]
附录十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公平问题[*]
版权信息
目录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变
第二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汉语文献
第三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文化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宗克莱芒十一世通谕《自那一天》(1715)
附录二 洪意纳爵等《祭祀问答》(二种)
附录三 李九功《证礼刍议》
附录四 中国礼仪之争:研究方法及其拓展[1]
后记
再版后记

本书格式:azw3,epub,mobi

文件大小:22.51M

为了方便大家利用电子书更好的学习,精心整理了网络上的各种电子书,有PDF版本的,也有TXT版本的,现有一万多本PDF的,七万多本TXT的,还有精心整理的天涯神贴,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有需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衔接或者扫码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45OMvYM0Jy-BVuJJmRvtw?pwd=w3m9 提取码: w3m9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0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